正文 第96章 痛下殺手(1 / 1)

韋皇後的醜聞曝光後不久,司法部門匆匆結案,最終認定以張柬之為首的五王需要對此次事件負責。原本在武三思的授意下,主審此案的官員主張將五人滅族,然而新的問題來了,張柬之他們有免死鐵券,足足有十條命,五個人加一起就是五十條命。李顯恨得牙根發癢,但是礙於已經頒發過鐵券,隻能放棄了處死五人的念頭,將他們全部判為“無期流刑“,然後通知五人繼續搬家。敬暉被流放到瓊州(海南定安縣),桓彥範被流放瀼州(廣西上思縣),張柬之被流放瀧州(廣東羅定),袁恕己被流放環州(廣西環江縣),崔玄暐被流放的最遠,去了古州,古州便是今天的越南國諒山市。與此同時,五家十六歲以上子弟全部流放嶺南。這會是五王的最後結局嗎?還不是,武三思還有招沒出完呢。武三思和智囊鄭愔又想出了徹底的斬草除根之策:矯詔殺人。不是有免死鐵券嗎?好,那就先繞過皇帝,殺了再說。隨後武三思物色到一個人,這個人正擔任大理正(最高法院大法官),而且與五王有著深仇大恨,這個人叫周利貞。

原來,周利貞曾經與五王不睦,並有過從洛陽貶到嘉州(四川樂山)當司馬的經曆,因此與五王勢不兩立。現在武三思將屠刀交到他的手裏,他毫不猶疑,痛痛快快地接了過去。不久,周利貞出任攝右台禦史(地方監察官),前往嶺南視察,就此拉開了報複之旅。當周利貞抵達五個人的貶所時,他有些失望,他來晚了。在他到來之前,八十一歲的張柬之已經去世了,六十八歲的崔玄暐也去世了,他們躲過了周利貞複仇的屠刀。然而桓彥範沒躲過,敬暉沒躲過,袁恕己也沒躲過。周利貞走到貴州(廣西貴港市)時,正好遇到了桓彥範,周利貞的獸性頓時發作,命左右將桓彥範綁了起來,然後放在竹刺上來回拖。桓彥範的肌肉被一片片撕下,露出了白骨,這時周利貞才停下了手,然後將桓彥範亂棍打死。接著被逮捕的是敬暉,他也很慘,被周利貞一刀一刀剮死了。最後一個是袁恕己,他被逼喝下了有毒的野葛汁,這種東西喝下去有如鐵鉤鉤入咽喉,痛苦萬分。然而,即便喝下數升野葛汁,袁恕己還是沒有死,痛苦至極的他用手不斷抓地,指甲全部脫落,最後被周利貞亂棍打死。

至此,五王各得其所,各有各的歸宿,張柬之和崔玄暐算是善終,而另外三人則是慘死。在這五人之外,還有一位,這位就是曾經提醒張柬之斬草除根的薛季昶,他不斷地被貶,最後被貶做儋州(海南儋州)司馬,心灰意冷的薛季昶最終選擇了服毒自盡,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他終於知道了自己的歸宿:死於儋州。如果將歲月的時鍾向後撥轉,此時距離那場光複李唐王朝的兵變,還不到兩年。將五王一一收拾完畢,攝右台禦史周利貞圓滿完成自己的任務。返回洛陽之後,他被李顯擢升為禦史中丞,算是對他此次行動的獎賞。從這個結果來看,周利貞誅殺五王,其實不是矯詔,而是在李顯的默許之下。所謂的十次免死鐵券其實就是五塊廢鐵,隻要李顯動了殺心,一百次的免死鐵券也不過是一塊鐵。此時我不禁要懷疑李顯的人品以及智商,究竟是什麼樣的動機讓他最終拋棄了五王,要知道如果沒有五王,他能否順利登基還是個未知數,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快就恩將仇報呢?隻能歸結為智商太低,人品太次。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五王被整肅的過程幾乎與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的被整肅如出一轍,都是不斷被貶,然後被痛下殺手。

然而具有對比意義的是,痛下殺手的武則天跟長孫無忌等人是有仇的,因為他們擋過自己的路,而張柬之等對李顯是有恩的,是張柬之為他鋪平了路。武則天殺跟自己有仇的人,而李顯殺對自己有恩的人,說這樣的人有太宗李世民的風範,李世民答應嗎?說到底,李顯是個比父親李治更無能的人,李治最起碼恩怨分明,即使有處死舅舅長孫無忌的汙點,但他是出於維護皇權的考慮,而李顯卻沒有最基本的是非觀,如果時光倒流允許張柬之重新選擇,他還會擁立李顯這個無能皇帝嗎?然而失望也好,痛心也罷,五王的時代轉瞬即逝,現在已經進入五狗的時代。

什麼是五狗?五狗,便是武三思手下的五條狗,其中包括禦史中丞周利貞、侍禦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祿丞宋之遜、監察禦史姚紹之,這都是忠於武三思的人,因此當時的人將他們稱為“五狗“。在五狗之外,宗楚客、宗晉卿等人都是武三思的黨羽,他們圍繞著武三思,奉承著武三思,溜須著武三思。不知不覺中,曾經的落水狗武三思又產生了錯覺,他以為又回到了無所不能的時代,他甚至口出狂言:“我不知道世間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我隻知道對我好的就是好人,對我不好的就是惡人!“趙麗蓉老師在小品中曾經有一句台詞:“叫你狂!狂沒有好處!“這句話同樣適合武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