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滿腹委屈(1 / 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個王朝,皇帝就是社會風氣的風向標,隻要皇帝做出某種舉動,臣子就會做出各自的選擇。麵對李顯的家國不分,很多人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宋璟選擇孑然獨立,周仁軌等人選擇飛蛾撲火,而老資格的魏元忠則選擇了沉默自保。其實,在李顯登基伊始,魏元忠的命運就發生了轉機,李顯派出政府的驛馬車前往高要(廣東肇慶)把魏元忠接了回來,隨即委任為衛尉卿(軍械供應部長),參預政事,成為宰相團的一員。原本在李治和武則天的時代,魏元忠是公正嚴明的典範,這次重新出任宰相,天下人對他寄予厚望,期待他能扭轉李顯朝中的不正之風。然而,這一次魏元忠讓人失望了,他不再是公正嚴明的典範,相反他自己親附權豪,拋棄寒門俊士,同時也不再賞罰分明。最讓人詬病的是一次回鄉祭掃。

為了這次回鄉祭掃,李顯特意賞賜魏元忠錦袍一領、白銀千兩,並給配備了千騎衛士四人,以壯行色。李顯的用意很明顯,便是讓魏元忠衣錦還鄉,而賞賜銀子一千兩則是讓魏元忠回鄉當散財童子,既長魏元忠的臉,也散播天子的恩德。令李顯沒想到的是,魏元忠居然把這一千兩銀子私吞了,愣是回鄉當了一次鐵公雞,一毛不拔。重新為相的魏元忠就是這樣,隻顧沉默,隻顧自保,或許是宦海多次浮沉讓他變得庸俗起來,或許是人到老年便把富貴看的比名聲更重。總之,這是一個陌生的魏元忠,一個讓天下人深深失望的魏元忠。不久之後,酸棗縣尉袁楚客給魏元忠寫了一封信,這封信讓魏元忠羞愧地無地自容。

信是這樣寫的:皇帝最近接受天命,正應推廣恩德,引進君子,清退小人,振興政治教化,在這個重要時刻,你怎麼能隻顧安享富貴,沉默不言呢?今不早立太子,選擇師傅進行輔佐,一錯;公主也開府任用官僚,二錯;和尚尼姑遊走權門,借勢納賂,三錯;戲曲歌舞演員當官,枉取國家俸祿,四錯;有關部門選拔幹部,全看對方賄賂多少,五錯;宦官升官的,已有千人,必定是將來禍亂的前奏,六錯;王公貴戚,賞賜無度,競為侈靡,七錯;大量設置編製外官員,傷財害民,八錯;先朝(李治時期)宮女,在外隨便居住,隨意出入皇宮,交接權貴,九錯;旁門左道之人,蠱惑皇上,枉領俸祿,十錯。凡此十錯,您不去糾正,誰去糾正!公平的說,我們應該感謝寫這封信的袁楚客,他的這封信一下子就把李顯時期的政治現狀揭露得淋漓盡致,由此不難發現,李顯這個皇帝相當低能。袁楚客把相當大的責任歸結到魏元忠不去糾正上,其實是不對的,隻要李顯這個根子不正,這個王朝就不可能有希望。其實,魏元忠也是滿腹委屈,有韋皇後和武三思這樣的人在,他魏元忠除了自保還能做什麼呢?難道起兵清君側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