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韋皇後的心裏,一直有一個比肩武則天的夢;在宗楚客的心裏,一直有一個位極人臣登峰造極的夢;在安樂公主的心裏,一直有一個皇太女的夢;在武延秀的心裏,卻深藏著一個光複大周王朝的夢。現在四個人的四個夢想糾纏到一起,他們把矛頭對準了一個人--李顯。在四個人的手下,其實還有兩個天然人選:精通醫藥的馬秦客,燒得好菜的楊均,如果把兩個人的特長合二為一呢?會是什麼效果?公元710年六月二日,李顯神秘死於神龍殿,享年五十四歲,這個能力平平甚至低下的平庸皇帝就這樣告別了自己的皇帝生涯。李顯是怎麼死的,《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在前後細節上有所區別。《舊唐書》:時安樂公主誌欲皇後臨朝稱製,而求立為皇太女,自是與後合謀進鴆。六月壬午,帝遇毒,崩於神龍殿。《新唐書》:六月,皇後及安樂公主、散騎常侍馬秦客反。壬午,皇帝崩。《資治通鑒》:散騎常侍馬秦客以醫術,光祿少卿楊均以善烹調,皆出入宮掖,得幸於韋後,恐事泄被誅;安樂公主欲韋後臨朝,自為皇太女;乃相與合謀,於餅中進毒。六月,壬午,中宗崩於神龍殿。
無論哪一種說法,“李顯不是善終“是鐵一般的事實,無論哪種說法都提到韋皇後和安樂公主,由此可見,李顯應該死於惡妻惡女之手。或許有人會說,沒準,李顯就是自己突然暴病身亡,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呢?我認為沒有,我堅定地認為李顯是死於惡妻惡女之手,這一點可以從改年號的細節中看出端倪。在李顯死後兩天,他的年號被改了,由景龍改為唐隆。改年號就意味著不正常嗎?對,不正常,很不正常。
我們不妨看看李顯之前的一些皇帝是如何對待先帝年號的:隋煬帝楊廣於隋文帝仁壽四年繼位,次年改元大業;唐太宗李世民於唐高祖武德九年繼位,次年改元貞觀;唐高宗李治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繼位,次年改元永徽;李顯於唐高宗弘道元年繼位,次年改元嗣聖;李顯於武則天神龍元年繼位,光複唐朝之後非但沒有立即更改年號,而且還沿用了兩年。而在李顯死後,他的年號被火速改為唐隆,這又意味著什麼呢?曆史總是有驚人的相似,在一些曆史懸案裏麵,年號扮演著相同的角色。與這一次改年號相似的還有一起:宋太祖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太祖趙匡胤去世,兩天後趙光義繼位,隨即改年號為太平興國,而此時距離年末隻有70天。匆忙改元的背後,隱藏著一起千古迷案:燭影斧聲。那麼李顯之死是否也是疑案呢?答案在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