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阿史那社爾貞觀二十一年出龜茲,太宗任命他為行軍統帥,位在漢將之上;阿史那忠,升為正三品的右驍衛大將軍;執失思力拜為駙馬都尉,封安國公。
西突厥人史大奈,參加晉陽起兵,多立戰功,貞觀初,任右武衛大將軍,封竇國公。靺鞨族李謹行拜右衛大將軍。突厥將軍李思摩,貞觀十九年隨駕出征,被流矢所中,由於沒及時治療,淤血滯積,太宗親為之吮血。
唐太宗尤其重視對少數民族將領的尊重和愛護,契苾何力就是深受唐太宗重視的少數民族將領之一。
契苾何力得姓契苾,名何力,是一位鐵勒族首領。他於貞觀六年同母親姑臧夫人率領本部民眾遷到沙州(今甘肅敦煌一帶),歸順唐朝。契苾何力在少數民族中也算是一位佼佼者。唐太宗深知如果能把這樣一位驍勇善戰,且具有遠見卓識之士安撫好,定能起到一係列的連鎖效應。於是太宗下令將契苾何力安置在甘、涼二州(今甘肅張掖、武威地區),並授予他“左領軍將軍”之職。
由於當時天下初定,西北的青海、西域東南部的若羌、且末一帶的吐穀渾仍是經常作亂,嚴重地威脅著唐朝在當地的統治。所以在契苾何力歸順後,太宗命他與李大亮、薛萬鈞兩位大將共同領兵去征討吐穀渾。
在戰鬥中,薛萬鈞兄弟受傷墜馬,而契苾何力舍生忘死率軍衝進敵營,救出薛氏兄弟,並乘勝平滅了吐穀渾叛軍。當太宗得知了這一消息後,十分高興,並派出使者到前線慰勞將士。薛萬鈞因嫉妒契苾何力的戰功比他顯著,再加上自己貪圖封賞,因此竟然向使者編造謊言,詆毀契苾何力。使者不知內情,回去後如實地向太宗稟告了此事,但是太宗怎能相信這等挑撥離間之事。
當契苾何力班師回朝後,太宗向他詢問此事,契苾何力據實回答。太宗非常生氣,他要治薛萬鈞欺君之罪,並準備讓契苾何力擔任薛萬鈞的官職。而契苾何力則勸諫說:“陛下,如果僅就此事而免去薛萬鈞的將軍之職,實在是欠妥。”
太宗問:“此話怎講?”
契苾何力回答:“因為其他各族不知道事情真相,所以會認為陛下重視胡人,輕視漢人,這樣他們就會產生輕視漢人的心理,這不利於國家的安定,影響民族之間的團結。請陛下要三思而後行啊。”
唐太宗覺得契苾何力的話言之有理,便聽從了他的建議,將薛萬鈞調到玄武門任宿衛長,執掌屯營事務,以示懲罰,而契苾何力仍任原職。為了表示對契苾何力的器重,太宗還把自己的臨兆公主許配他。從此,契苾何力對唐朝更是忠心耿耿。
契苾何力久在京師,與母親長期分離,唐太宗看到契苾何力想盡孝子之心,於是在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讓契苾何力去涼州探望母親。但誰知這時涼州境內鐵勒族薛延陀部強盛,契苾何力的母親和弟弟被一部分叛黨脅迫歸附了薛延陀,叛黨也想乘機威逼契苾何力歸順薛延陀。
麵對叛黨的威脅,契苾何力麵不改色,義正詞嚴道:“唐皇給了你們如此厚恩,你們卻做出這等叛逆之事,我契苾何力堂堂男子漢怎麼會屈服於你們這些豬狗不如的東西!”
叛黨們將契苾何力押到薛延陀部,薛延陀酋帥嚇唬他說:“你現在隻有兩條路可選:要麼隨我起兵反唐,要麼去死吧!”
契苾何力麵無懼色,他抽出佩刀,將自己的左耳割下,抓在手中,麵向東方疾呼:“豈有大唐烈士向賊寇屈服之理?願天地日月知我對大唐的忠心!”
薛延陀酋帥看其誓言要效忠唐皇,無奈之下隻好將契苾何力押下去關了起來。
這時在唐朝已經有契苾何力投降的謠言散布開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唐太宗卻說道:“何力是講義氣之士,他決不會叛我!今後再有膽敢揚言其叛者,定加重責!”沒過多久,契苾何力威武不屈的事傳到了朝中,太宗聽後激動得流下眼淚,他說:“朕說得沒錯,何力不會叛我大唐,不會叛我大唐啊,何力沒有辜負朕的一片信任之情啊!”最後,太宗為了將契苾何力換回,竟把心愛的新興公主嫁給薛延陀酋帥。
當契苾何力病逝的時候,唐朝為了歌頌這樣的忠誠之士,追封他為輔國大將軍、蘇州都督,並把他安葬在太宗的昭陵旁邊,得到了封建社會為人臣子最崇高的榮譽。
唐太宗加強了唐朝中央和少數民族的交往,在曆史上留下了君臣同心協力、互信不疑的美談。其實,也正是在唐太宗的這種善於知人用人思想指導下,唐朝才聚集了這樣一大批優秀人才,創造了太宗時期的“貞觀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