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征服突厥(2)(3 / 3)

此時的頡利剛剛會見完唐朝的來使,他還得意地以為自己的緩兵之計終於實現了。然而萬萬沒有料到,李靖早已命蘇定方率二百騎為先鋒,乘霧而行,已離自己的平帳隻有六七餘裏了。

李靖大軍一到,所向披靡,勢不可擋。突厥全軍潰敗,頡利騎馬而逃。後來,唐儉也脫身回到唐營了,而李靖則是斬首萬餘,俘男女十餘萬,殺隋義成公主,擒其子疊羅施。頡利率萬餘人剛想衝出磧口,結果,被等在此處的李勣所截住,各路酋長皆率眾來降,李勣共虜5萬多人。

當捷報傳來之時,唐太宗欣喜若狂地讚揚李靖說:“以騎三千,蹀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不久又傳來了頡利可汗被捉獲的消息,從此,唐軍終於取得了對突厥決定性的勝利。

當頡利被押送京師,漠南之地遂平的消息傳回長安之後,唐朝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當日傍晚,唐太宗在順天樓接見李靖、李勣等各路將領。待賞賜受常完畢之後,太宗讓人把頡利可汗帶了上來。

頡利可汗跪在地上不敢抬頭,唐太宗說道:“頡利可汗你可知罪?”頡利默不做聲。

“好,那我就幫你列一列你的罪狀。”太宗繼續說道:“虐待百姓是你的第一條大罪;與唐朝屢次立盟而又負約,言而無信,是你的第二條大罪;恃強好戰,屠殺生靈,是你的第三條大罪;多次入侵大唐境內,肆意燒殺搶掠,是你的第四條大罪;朕一再給你機會,好言招降,你拒不接受,這是你的第五條大罪……”這時的頡利早已嚇得麵無人色,汗如雨下。

唐太宗又說道:“不過,自便橋立盟以來,你沒有大舉入侵,還算知趣,朕今天就赦你不死,但從今以後,你要改邪歸正。”頡利可汗萬萬沒有想到太宗會如此寬宏大量,喜出望外之餘,急忙磕頭謝恩。

唐太宗飲完杯中酒,舉頭望明月,不無感歎地說道:“當年漢高祖被匈奴困在白登,沒能報仇雪恥。如今,我大唐能滅掉突厥,活捉頡利,真是大快人心啊!”

在宴會上,唐太宗喜形於色,對近臣說:“朕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以前國家草創之際,太上皇沒有國力抵禦強敵,以百姓之故,稱臣於突厥,朕未嚐不痛心疾首。”然後又伴著琵琶聲翩翩起舞。

在這前後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唐軍平定了突厥。唐太宗下旨將西起陰山、北至大漠的廣闊地帶納入大唐版圖,從此統一了唐王朝北部邊境,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為了紀念這次平定突厥之功,在兩儀殿大宴文武眾臣,並賦詩一首雲:

絕域降附天下平,

八表無事悅聖情。

雲披霧斂天地明,

登封日觀禪雲亭,

太常兵禮方告成。

“忍”並不代表著屈服,忍的目的是為了儲存實力,後發製人。智者的過人之處就在於忍一時而奪一世。唐太宗就是這樣人,因此他也成為最善於用“忍”製勝的一代帝王。如果要不是這多年來的隱忍,太宗怎能去掉突厥這一後患,雪洗長期以來臣服於突厥的恥辱。

唐太宗李世民協助父親唐高祖起兵之初,曾不惜向東突厥稱臣納貢,換得東突厥的有力支持。但是當他站穩腳跟之後,就對東突厥采取了強硬政策,終於使這一強大對手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