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太子被稱為“國本”,每一位皇帝對立太子的問題總是非常小心,可謂慎之又慎。因為一旦出現失誤,將會造成難以預測的禍患,甚至有導致亡國的可能。唐太宗李世民為了能使大唐江山延續下去,對以後的接班人在選擇上是慎之又慎,確實費了不少心血。
唐太宗即位之初,就立8歲的承乾為太子。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長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生於承乾殿而得名。幼年的承乾聰明敏惠,很得唐太宗的喜愛。太宗對他充滿了期望,選派德高望重的李綱為太子少師,教之以儒家君臣父子之道。承乾也是虛心接受師教,每次聽講時都能恭謹守禮,唐太宗也很是滿意。
為了進一步培養承乾的辦事能力,唐太宗在承乾年長一些後,又下詔令他聽斷庶政。承乾果然不負所望,處斷國家大事時也“頗識大體”。因此,唐太宗每次行幸離京時,都會讓承乾居守監國,處理日常政務。
可是,世事難料。太子承乾年齡稍長之後,漸漸地染上了諸多惡習,常常在外麵拈花惹草,漫遊無度。不僅如此,他還學會了欺騙唐太宗。在太宗麵前他總是張口閉口什麼忠孝之道,仁義愛民,太宗也一時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蒙蔽住了,難以察覺承乾的真相。承乾對朝廷的賢臣也是百般嘲弄,視其為玩偶。
後來,唐太宗對承乾的種種劣跡有所了警覺,可是仍沒有放棄對他的期望,仍是繼續對他進行培養教育。在太子少師李綱去世後,太宗又選用於誌寧、李百藥等人共同輔導太子承乾。唐太宗還特別囑咐這些人說:“太子生長深宮,百姓艱難,耳目所未涉,能不驕逸乎?卿等不可不及諫!”
盡管如此,唐太宗的這番苦心還是白費了,太子承乾仍是不思悔改,把老師的教誨當做耳邊風,我行我素,不思進取,最終使得各位受命輔導的大臣皆拂袖而去。後來,承乾患上了足病,一時不能朝謁,一些屑小之徒便乘機接近承乾,引誘其進一步誤入歧途。當太宗知道這件事後,漸漸地對承乾失去了信心,父子之間的關係也由此疏遠開來。
正在承乾在政治上失寵的時候,其同母弟、魏王李泰卻得到了太宗的異常寵愛。李泰年少時就以才學盛名,為人聰明絕倫,且相貌俊美,一直深受太宗的偏愛,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太宗又受封其為魏王。現在太子承乾辜負了太宗的一片厚望,太宗漸漸地生了廢立之心,準備以李泰將太子承乾取而代之,太宗為此還專門給李泰製造了一些有利條件。
比如:唐太宗先是以李泰喜好文學,又能禮賢下士,特命其於魏王府別置文學館,讓其可以自行召引學士。雖然此舉跟當年唐高祖武德年間秦王府設文學館的故事很相像,但太宗的一片良苦用心,意義卻是極為深遠,這無疑為魏王李泰成功地替代承乾加上了一顆有利砝碼。難怪後代學者評論此事時稱“為(李)泰立東宮張本”,真可謂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李泰自從有了文學館後,他延請了許多文人學士,其中有一名叫司馬蘇勖的人出麵勸李泰仿效古代賢王,請賓客著書。於是李泰奏請父皇之後,便派肖德言、顧胤、蔣亞卿、謝偃等人撰著《括地誌》。該書於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完成,太宗詔令付秘閣,讚賞魏王及肖德言等人有功,賞賜千兩黃金,然後每月又賞魏王府“料物”,其所得要比太子府的還多,這足以顯示出太宗對魏王李泰的一片關愛。
李泰腰腹肥大、行動不便,太宗為了方便和李泰見麵,就把李泰移居皇宮中的武德殿,甚至特許他乘小輿至朝所。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了唐太宗更換太子的決心,看來魏王李泰登上太子寶座的日子簡直是指日可待了。
可是,太宗更換太子的主意遭到了朝廷重臣的強烈反對。由於李泰恃寵驕縱,常常不把朝中大臣放在眼裏,對於太宗過於謅媚,朝中大臣早有反感。魏征向太宗進諫道:“自周朝以來,皆子孫相繼,不立兄弟,所以絕庶孽之窺窬,塞禍亂之源本。此為國者所深戒也。”
朝中大臣褚遂良也勸道:“有國家必有嫡庶,然庶子雖愛,不得超越嫡子,正體特須尊崇。如不能明立定分,遂使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佞巧之徒承機而動,私恩害公,惑至亂國。”
一次唐太宗問侍臣:“當今國家何事最急?”褚遂良立刻站起身來,回答說:“即日四方仰德,不敢為非,但太子、諸王須有定分,陛下宜為萬代法,以遺子孫,此最當今日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