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子在班裏最好的朋友就是大虎。大虎的個頭跟山子差不多,在班上從不惹事,挺隨和,學習也好,因此人緣很好。山子跟大虎成了好朋友,還有一個原因是兩個人有一些共同愛好——都愛看書,都愛玩槍弄棒。兩個人都很喜歡書中那些叱吒風雲、飛簷走壁的英雄,經常在一塊兒海闊天空、漫無邊際地談天。講《三國演義》裏的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講三英戰呂布,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講《七俠五義》裏的五鼠鬧東京,講《水滸傳》裏的智取生辰綱等。大虎熟悉的還有《說唐》裏的秦瓊、程咬金、李元霸、裴元慶;《說嶽全傳》裏的嶽母刺字、嶽飛槍挑小梁王、牛皋大戰金兀術、嶽雲錘打金彈子。兩個人湊到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大虎雖隻比山子大兩歲,但卻像一個大哥哥一樣,凡事都幫著他、護著他。這使山子感到很溫暖。
小孩子有時候興頭上來了,就愛瞎吹。有一天,山子衝幾個同學吹牛,說自己當過小兵,上過戰場,打過仗,並拉起褲腿,指著小腿上的一小塊疤痕,說是打仗時留下的。幾個男孩瞪著眼睛傻聽。有一個大一點兒的男孩毫不客氣地把謊話戳破了:“你打過仗?打仗時你多大?恐怕還沒從石頭縫裏蹦出來吧?”
另外幾個孩子也說:“對呀!對呀!”
“吹牛!吹牛!”
山子一下子被問住了,十分狼狽。大虎見狀,忙過來解圍:“人家說著玩呢,是吧?我還大鬧過天宮呢!喝過玉皇大帝的禦酒,吃過王母娘娘的蟠桃,還在太上老君的茶壺裏尿了一泡尿。你們信不信?”孩子們哈哈大笑。山子打心裏感激大虎的解圍,從那以後,再也不吹牛了。
這天,王老師找來一段對口快板讓山子和大虎練習,並說準備在全校演出。兩個人對了幾遍詞,背過了,王老師幫他們排動作。動作很簡單,就是一個上前說一兩句,退回來;另一個向前邁一步,說一兩句,再退回來。
演出時,王老師給大虎、山子每人紮了一個朝天錐,又用胭脂給塗上紅臉蛋兒,再抹上紅嘴唇。演出結束後,山子不舍得洗掉,隻把朝天錐上的紅頭繩捋了下來——這是自己第一次化妝上台演出,他想回家讓爸爸和娘看看,就帶著妝往家走。結果,有的同學就說:“呀!那嘴跟啃過死孩子似的!”又有一些同學跟著起哄:“噢——噢——”
山子不理他們,出了校門。那天是東灣大集,大街上趕集的人很多,不少男女老少驚奇地看著這個紅臉蛋紅嘴唇的小男孩。有個男人說:“噢,學校裏演節目了。”還有個中年婦女“嘖嘖”說:“這個小孩真俊,跟個小妮兒似的。”山子把這些話當作誇獎,高興地照單全收了。
再後來,山子跟大虎還說過幾次對口快板、一次相聲。有一次演出時,正好又是東灣大集,不少趕集的鄉親也到學校來看。山子早上告訴了爸爸,問爸爸能不能去看演出。山子上了台,看見爸爸站在人群裏,正笑著看自己。山子就挺高興,演得越發地好。
大虎還會說山東快書,他說過一段很有名的《武鬆打虎》,師生們都很喜歡。山東快書也叫“武老二”。大虎不會打那種兩片月牙形的鋼板“當裏個當”,要打也沒有,他就在土台子上一邊走來走去,一邊說:
正月初一頭一天,
過了初二過初三。
正月十五半個月,
春到寒食六十天。
(白)大實話!
閑言碎語不多講,
單表好漢武二郎。
……
武鬆來到少林寺,
練功練到八年上。
……
大虎演完下了台,來到本班同學中間。小朋就用拳頭捶了他的背一下:“武鬆打虎!”大虎回頭憨厚地笑笑,也不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