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奶羊和羊羔(2 / 3)

山子就很驚奇,問娘:“大羊什麼時候生呢?”

娘說:“咱老家的人說,狗三貓四,豬五羊六。再有兩個月,大羊就生小羊羔了。”

山子問:“它生一隻還是兩隻呢?”

娘說:“不一定。有的羊隻生一隻。”

山子說:“它要是生兩隻就好了!生三隻、四隻更好!”

山子一心盼著山羊早一天生小羊羔,常用小手去摸大羊那鼓起來的肚子,一有空,就去挖些苦菜、豬耳朵草來給它吃。

一天下午放了學,山子一進門娘就告訴他,大羊生小羊了。山子噢地歡叫了一聲,趕緊過去看。隻見奶羊的身邊多了一隻灰色的小羊羔。小羊羔的四條細腿還撐不大住身子,站在那裏晃晃悠悠,走起來也是顫顫巍巍,像要倒似的。

“噢,太可愛了!”山子過去蹲下身,用小手輕輕地摸摸羊羔的頭、羊羔的背,又捋捋羊羔的小尾巴。他仰起臉兒,問:“娘,我摸了羊羔,大羊不會不管它了吧?”

娘說:“不會。”

山子又問:“娘,大羊是什麼時候生的?”

娘說:“下午兩點多。你上學剛走不一會兒。”

山子問:“它怎麼生的?”

娘說:“我看見的時候,小羊已經出來一大半了。我給它接的生。”

“哎喲娘,你真了不起!還會給羊接生!”

娘歎了一口氣:“我有什麼辦法?找人又來不及了。再說,我找誰去呀!”

山子又問:“大羊是白色的,怎麼小羊是灰色的呢?”

娘說:“可能羊爸爸是灰色的。”

山子又問:“怎麼小羊生下來就有胡子?我為什麼沒長胡子呢?”

“你又不是羊。”娘笑笑,進廚房裏去了。

從此,山子又多了一個小夥伴。

小羊羔是隻公羊,生下來隻三四天就走得很好了,又過了兩三天,就跑得挺歡了。兩條小前腿,跪在大羊的肚子底下,用頭使勁兒一次又一次地去撞大羊的乳房,然後含住奶頭,使勁兒吮奶,一邊吮,小尾巴還一邊不住地搖動。

山子就問:“娘,羊羔為什麼跪著吃奶呢?”

娘說:“這叫羊羔跪乳。它在感謝媽媽的養育之恩呢。”

山子說:“我長大了,也孝順你和爸爸。”

娘說:“你現在好好學習、聽話,就是孝順我們了。”

羊羔吃飽了,在院子裏轉悠,還去攆公雞母雞,攆得雞“嘎嘎”叫著亂跑亂飛。羊羔轉了一會兒,就又回到大羊身邊。山子覺得最好看的情景,是大羊吃飽了草料,安寧地臥在地上的軟草上,嘴巴一動一動地“倒末”(反芻),而羊羔則像一個嬌嬌的娃娃,無比幸福地偎在媽媽的懷裏。大羊的臉上,滿是慈愛的神情。

有時候,羊羔正在吃奶,山子故意把它抱開,饞它:“不讓吃!不讓吃!”羊羔就急得咩咩直叫,使勁兒往前掙。

娘就說:“山子,你快放開它吧!要是你正吃著奶,硬把你抱走了,你願意嗎?”

山子一鬆手,羊羔就忙跑到大羊的肚子下邊,跪下兩條小腿,貪饞地繼續吃奶。

山子常抱著羊羔玩。羊羔的毛,短短的,又細又密,光滑有光澤,就像緞子一般。頭頂上長角的地方,頂起來兩個鼓鼓的疙瘩。羊羔的眼睛是灰黑色的,圓圓的、大大的,又純淨又明亮。羊羔的蹄子還不太硬,外邊的殼雖硬了些,但按按裏邊還是軟乎乎的。山子有時蹲下去,拉著羊羔的雙腿跟它“牴角”。有時在院子裏追它,羊羔會突然兩條後腿站起來,兩條前腿懸空,垂在胸前,衝山子一歪腦袋,想要牴他,那模樣實在是太可愛了。羊羔叫起來,聲音很嫩很嬌很脆,像娃娃哭,又像娃娃叫著“媽——媽——”聲聲撒嬌。山子沒幾天就跟羊羔學會了羊羔叫。有時叫起來,連娘都分不清是羊羔叫,還是山子叫。

有一天,山子放學回來,娘對他說,上午她去放羊,大羊掙著老想吃路邊的玉米葉子。娘怕它咬了莊稼,農民不願意,就使勁兒拽它。可娘氣力小,幾次差點兒讓它給拖倒了。好不容易來到一片山坡上,大羊吃飽了,要回家了,羊羔卻落到了後邊。原來羊羔的蹄子嫩,走不動了。娘就一手牽著大羊,一手抱著羊羔往山下走,好不容易才走到家。

娘說:“可使煞我了!”娘說累,用“使”這個字。也是青州方言。

山子說:“那娘你別管了。放學回來,我去放!”

於是,每天下午放學回來,山子牽著大羊、領著小羊去放。走在村頭和山路上,引得不少人看,都誇羊羔長得好看。

山子就覺得很自豪。

到了星期天,山子就上山去撿一些玉米秸稈、地瓜秧,或割一大捆青草,夠大羊吃兩三天的了。

打大羊生了羊羔,爸爸就不喝羊奶了。實際上,大羊生小羊的一個月之前,爸爸就不喝羊奶了。這時大羊的奶,就不好喝了。

羊羔越長越大,很快長成了一隻半大羊。羊羔灰色的毛奇跡般地全變成了白色,那白色的毛在陽光下如銀子一般閃閃發亮;頭上長出了短短的角;叫起來聲音也變了。站在那裏,像個漂亮威風的小夥子了。

上三年級後,全班搬到了學校的前院,在最北邊的一間教室裏上課。

院子裏的一棵高高的槐樹上掛了一隻小鍾。那鍾聲又清脆又沉穩,能傳出去老遠老遠,全校師生都聽它的號令。住在學校周圍的村民,因家中沒有鍾表,也聽它的號令來安排一天的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