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商人,沈萬三的這個想法是極其大膽的,因為別人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更不要說去做了。在江南開創絲綢加工業,他的這種創新能給他帶來更多的財富嗎?說實話,沈萬三自己心裏也沒底,畢竟是摸著石頭過河,摔跤是在所難免的。但沈萬三不懼這些,隻要是成熟可行的想法,他就會咬定青山不放鬆。因為隻有付出了,實踐了,才能知道結果如何。把想法變成實踐,不斷創新才是經商的王道,這是沈萬三從商的可貴之處。
說幹就幹,沈萬三馬不停蹄地回到了周莊,他對故鄉周莊一直有一種割舍不斷地思戀,所以計劃把周莊變成他的大本營,在這裏坐鎮,指揮天下的生意。
其實,沈萬三賺的錢已經夠多了,一般人都覺得他該收手了,到了享受的時候了。但沈萬三不會這麼想,錢在他眼睛僅僅是個數學而已,他不看著這些,他隻在乎賺錢過程中的那種驚險刺激的樂趣。
“什麼,你要買地種桑樹?”沈萬三的創新讓沈佑大吃一驚。
“是的,爹,要想擴大絲綢的生產量,就得鼓勵大家多養蠶,而蠶要吃桑葉,所以就得多種桑樹。”
“我的兒啊,你是不是燒壞腦袋了?這桑樹種下去,啥時候能長出桑葉啊?你這也太冒險了。”
“爹,沒有風險,哪裏來的收益,您就別擔心了。”
“富兒啊,你這一路就是這麼冒險走過來的,能有今天,爹打心眼裏為你高興,可爹真不希望你摔跟頭。全天下的銀子無數,你這輩子也掙不完,差不多就收手吧。”
沈佑永遠是那麼小心翼翼,他沒有兒子的野心,所以他這輩子都是個小地主。
“爹,我雖然不缺錢,但我是一個商人,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就會去追求利潤。這不是錢夠不夠的問題,而是一個真正的商人該怎麼做的問題。”
沈佑好像聽懂了兒子的話,但又對兒子的話有些迷糊。他雖然不讚成兒子買地種桑樹,但最終還是拿出自己名下的一些地給兒子種桑樹。因為這麼多年下來,他已經老了,再說,很多事情都驗證了兒子的想法是對的,所以這一次他打心眼裏還是站在了兒子的這一邊。
雖然有些農民寧願種糧,不願種地,但架不住沈萬三用錢砸他們。沈萬三甚至想出了可以免除租子,但要交納一定的蠶繭的辦法來鼓勵農民種桑樹。
於是,在周莊出現了成片成片的桑樹,這可以說是元末的一大奇觀吧。人們搞不明白沈萬三為何放著良田不種糧,而種這麼多桑樹,結果,在周莊的大街小巷開始流傳著這麼一個童謠:“沈萬三,壞腦袋,不種糧來,偏種桑……”
在俗人眼中,沈萬三永遠是一個異類,但他不會在意這些,隻要是自己認準的事情,他就會義無反顧地做下去。也正是憑著這種堅韌和執著才有了富甲天下的沈萬三傳奇。
作為一個商人,沈萬三的這個想法是極其大膽的,因為別人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更不要說去做了。在江南開創絲綢加工業,他的這種創新能給他帶來更多的財富嗎?說實話,沈萬三自己心裏也沒底,畢竟是摸著石頭過河,摔跤是在所難免的。但沈萬三不懼這些,隻要是成熟可行的想法,他就會咬定青山不放鬆。因為隻有付出了,實踐了,才能知道結果如何。把想法變成實踐,不斷創新才是經商的王道,這是沈萬三從商的可貴之處。
說幹就幹,沈萬三馬不停蹄地回到了周莊,他對故鄉周莊一直有一種割舍不斷地思戀,所以計劃把周莊變成他的大本營,在這裏坐鎮,指揮天下的生意。
其實,沈萬三賺的錢已經夠多了,一般人都覺得他該收手了,到了享受的時候了。但沈萬三不會這麼想,錢在他眼睛僅僅是個數學而已,他不看著這些,他隻在乎賺錢過程中的那種驚險刺激的樂趣。
“什麼,你要買地種桑樹?”沈萬三的創新讓沈佑大吃一驚。
“是的,爹,要想擴大絲綢的生產量,就得鼓勵大家多養蠶,而蠶要吃桑葉,所以就得多種桑樹。”
“我的兒啊,你是不是燒壞腦袋了?這桑樹種下去,啥時候能長出桑葉啊?你這也太冒險了。”
“爹,沒有風險,哪裏來的收益,您就別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