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不怕有風險,就怕不謹慎(1 / 1)

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柏藩說過:“生意就是時機,就是冒險和謹慎之間的戰爭。”

一位浙江的企業家也曾說過,在經商的過程中,時時刻刻都存在著風險,隻有把每一件事的每一個細節都盡力做好、想到,執行到位,才能使公司做大、做強、做久。否則,一腳踩空了,就會走向衰落。

細節是失敗的充分條件,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裏”。在形勢嚴峻的競爭下生存,拚的就是小心謹慎,百分之一的失誤可能會帶來百分之百的失敗。

鄭榮昌是浙江紹興人,他所經營的宏揚集團是一家靠工程建築起家的大公司,但自從走上多元化經營道路,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有人曾勸總裁鄭榮昌改變經營結構,停止百貨經營改為健身運動、餐飲服務等行業,也許就能拚出一條生路。

總裁鄭榮昌聽了建議心裏卻直打鼓:這條路能走通嗎?在開會的時候,手下的人再一次地將這個方案提上了議程,在眾多董事都認為這個方案比較合理的時候,這個提議再一次被董事長鄭榮昌拒絕了。

鄭榮昌說:“這個提議是好,但是大家有沒有做充分的調研。也就是在我第一次聽說這個方案的時候,我叫人去做了詳細的市場調研。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如果該區域的人口年齡平均在60歲到70歲之間,則不利於開展健身業務。故此,在發展前景上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局限性。”

之後,鄭榮昌一一地將提上議程的業務做了詳細、嚴謹、周密的分析與總結。

最終,鄭榮昌說:“有敢於冒險的精神固然不錯,但是在冒險的背後是理論數據的支撐,不謹慎地去調研隻會使你一敗塗地。”

一位溫州商人表示:“一個人保持清醒並不難,難的是時時刻刻保持清醒。尤其是當一個人取得成功之後,居功自傲、躊躇滿誌之態便不可避免地表露出來。豈不知世間有多少嫉賢妒能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別人比自己強,這些人自己成事不足,敗別人的事的能力卻綽綽有餘,更何況你的自傲會毀了你的成功。”

經商投資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你要想取得最大的勝利、獲得更多的利潤,就必須敢於在風險中遊戲。但是,冒險不是賭博,你不能盲目地去冒險。現實社會中,很多人熱衷於參與高風險的金錢遊戲,由於盲目冒險、蠻幹而招致嚴重的損失。

孫建樹是一名教師,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看著別人紛紛下海,並且收獲不少,於是,他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孫建樹所在的城市是有全國三大火爐之稱的重慶,這一年,一家企業剛剛開發出一種充水防暑降溫坐墊,正好迎合了重慶的市場,非常暢銷。由此,他聯想到海口市地處亞熱帶,夏季常、溫度高,就認定這種充水防暑降溫坐墊在那裏也一定會暢銷。

於是,孫建樹在沒有做任何市場調研的前提下就籌款15萬,買了一萬隻墊子,和妻子去了海口。他們預測15萬元的墊子最起碼能賣30萬,除去各種開銷,還有不少賺頭。然而,到了海口,這些墊子並沒有如他們想象的那樣被人搶購一空。他們仔細調查了當地的市場才發現,因為海口市緊鄰大海,盡管白天溫度高,到了晚上卻很涼爽。而且在海口的市民中,主要有兩類人,一類是本地人,另一類是全國各地來這裏做生意的人,他們要麼整天坐在裝有空調的辦公室裏,要麼整天到處跑生意,根本就不需要這種能夠降溫的坐墊!

後來,孫建樹運過來的墊子由於積壓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導致橡膠老化,墊子都黏在了一起,沒辦法,隻好賣給了收廢品的。眼睜睜看著自己的15萬元變成了一堆破爛,真是欲哭無淚、後悔莫及!

冒險不拒絕謹慎。每個人在冒險之前要做充分的準備,像浙商那樣,不打無準備之仗。在調查、了解的情況下再拍板成交,以免不必要的損失發生。

浙商就是憑借“謹慎”這一劑良藥,能使失敗的傷口很快愈合,徹底消滅產生失敗的“病毒”。謹慎不是害怕,不是沒有冒險精神,你越是害怕失敗,失敗越是找上門來,所以不妨大方地失敗一次,有了謹慎這味良藥,同樣的病便不會犯第二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