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俊臣退堂後,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壽悄悄地對狄仁傑說:“你也可再誣告幾個人,如把平章事楊執柔等幾個人牽扯進來,就可以減輕自己的罪行了。”狄仁傑聽後,感歎地說:“皇天在上,後土在下,我既沒有幹這樣的事,更與別人無關,怎能再加害他人?”說完一頭向大堂中央的頂柱撞去,頓時血流滿麵。王德壽見狀,嚇得急忙上前將狄仁傑扶起,送到旁邊的廂房裏休息,又趕緊處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漬。狄仁傑見王德壽出去了,急忙從抽出手絹,蘸著身上的血,將自己的冤屈都寫在上麵,寫好後,又將棉衣裏子撕開,把狀子藏了進去。一會兒,王德壽進來了,見狄仁傑一切正常,這才放下心來。
狄仁傑對王德壽說:“天氣這麼熱了,煩請您將我的這件棉衣帶出去,交給我家裏人,讓他們將棉絮拆了洗洗,再給我送來。”王德壽答應了他的要求。狄仁傑的兒子接到棉衣,聽說父親要他將棉絮拆了,就想:這裏麵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壽後,急忙將棉衣拆開,看了血書,才知道父親遭人誣陷。他幾經周折,托人將狀子遞到武則天那裏,武則天看後,弄不清到底是怎麼回事,就派人把來俊臣召來詢問。來俊臣做賊心虛,一聽說武則天要召見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偽造了一張狄仁傑的“謝死表”奏上,並編造了一大堆謊話,將武則天應付過去。
又過了一段時間,曾被來俊臣妄殺的平章事樂思晦的兒子也出來替父申冤,並得到武則天的召見。他在回答武則天的詢問後說:“現在我父親已死了,人死不能複生,但可惜的是太後的法律卻被來俊臣等人給玩弄了。如果太後不相信我說的話,可以吩咐一個忠厚清廉,你平時信賴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謀反的狀子,交給來俊臣處理,我敢擔保,在他酷虐的刑訊下,那人沒有不承認的。”武則天聽了這話,稍稍有些醒悟,不由想起狄仁傑一案,忙把狄仁傑召來,不解地問道:“你既然有冤,為何又承認謀反呢?”
狄仁傑回答說:“我若不承認,可能早就死於嚴刑酷法了。”武則天又問:“那你為什麼又寫了謝死表,上奏呢?”狄仁傑斷然否認說:“根本沒這事,請太後明察。”武則天拿出“謝死表”核對了狄仁傑的筆跡,發覺完全不同,才知道是來俊臣從中做了手腳,於是下令將狄仁傑釋放。
狄仁傑忍耐住剛強直率的性格與對手周旋,終於使自己得到昭雪。在人生複雜的競技場中,若遭受一些不公待遇,也不妨先忍一忍,這是鬥爭中的良策,相反以硬碰硬,不是大聲疾呼,就是惱羞成怒,會讓自己吃大虧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