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真相及人生之目的(1 / 1)

況且即使我們采用目的論的說法,我們也不能得它的幫助,即使我們隨著費希特(Fichte)說“自我實現”,隨著柏格森(Bergson)說“創化”,但我們終究還不知那“大意誌”為——所為——什麼要實現、要創化。我們一定要再往下問,也隻可說:“實現之目的,就是實現;創化之目的,就是創化。”那麼,我們何必多繞那個彎呢?我們直接說人生之目的就是生,不就完了麼?唯其人生之目的就是生,所以平常能遂其生的人,都不問為——所為——什麼要生。莊子說:“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蚿曰:‘不然,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蚿謂蛇曰:‘吾以萬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蛇曰:‘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耶?吾安用足哉?’”(《秋水》)“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正是一般人之生活方法。他們不問人生之目的是什麼,自然而然地去生;其所以如此者,正因他們的生之目的已達故耳。若於生之外,另要再找一個人生之目的,那就是莊子所說:“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天運》)

不過若有人一定覺得若找不出人生之所為,人生就是空虛,就是無意義,就不值得生,我以為單從理論上不能說他不對。佛教之無生的人生方法,單從理論上,我們也不能證明他是錯誤的。若有些對於人生有所失望的人,如情場失意的癡情人之類,遁入空門,借以作個人生之下場地步;或有清高孤潔之士,真以人生為虛妄汙穢,而在佛教中另尋安身立命之處。我對於他們,也隻有表示同情與敬意。即使將來世界之人,果如梁漱溟先生所逆料,皆要皈依印度文化,我以為我們也不能說他們不對。不過依我現在的意見,這種無生的人生方法,不是多數人之所能行。所以世上盡管有許多人終日說人生無意義,而終是照舊去生。有許多學佛的和尚居士,都是“無酒學佛,有酒學仙”。印度文化發源地之印度,仍是人口眾多,至今不絕。所以我以為這種無生的人生方法,未嚐不是人生方法之一種,但一般多數人自是不能行,也就無可如何了。

況且即使我們采用目的論的說法,我們也不能得它的幫助,即使我們隨著費希特(Fichte)說“自我實現”,隨著柏格森(Bergson)說“創化”,但我們終究還不知那“大意誌”為——所為——什麼要實現、要創化。我們一定要再往下問,也隻可說:“實現之目的,就是實現;創化之目的,就是創化。”那麼,我們何必多繞那個彎呢?我們直接說人生之目的就是生,不就完了麼?唯其人生之目的就是生,所以平常能遂其生的人,都不問為——所為——什麼要生。莊子說:“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蚿曰:‘不然,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蚿謂蛇曰:‘吾以萬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蛇曰:‘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耶?吾安用足哉?’”(《秋水》)“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正是一般人之生活方法。他們不問人生之目的是什麼,自然而然地去生;其所以如此者,正因他們的生之目的已達故耳。若於生之外,另要再找一個人生之目的,那就是莊子所說:“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天運》)

不過若有人一定覺得若找不出人生之所為,人生就是空虛,就是無意義,就不值得生,我以為單從理論上不能說他不對。佛教之無生的人生方法,單從理論上,我們也不能證明他是錯誤的。若有些對於人生有所失望的人,如情場失意的癡情人之類,遁入空門,借以作個人生之下場地步;或有清高孤潔之士,真以人生為虛妄汙穢,而在佛教中另尋安身立命之處。我對於他們,也隻有表示同情與敬意。即使將來世界之人,果如梁漱溟先生所逆料,皆要皈依印度文化,我以為我們也不能說他們不對。不過依我現在的意見,這種無生的人生方法,不是多數人之所能行。所以世上盡管有許多人終日說人生無意義,而終是照舊去生。有許多學佛的和尚居士,都是“無酒學佛,有酒學仙”。印度文化發源地之印度,仍是人口眾多,至今不絕。所以我以為這種無生的人生方法,未嚐不是人生方法之一種,但一般多數人自是不能行,也就無可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