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修養問題(1 / 2)

第二,要立定誌向。每一個人都應該立定一個誌向,要做一個大人物。這裏所說的大人物,並不是一定非做主席不可。無論做一個什麼角色都是沒關係的,隻要所做的事,對於社會有益就成。譬如唱戲,每出戲裏都有一個主角,可是主角的地位,並不一定就重要。戲裏的皇帝、王後,往往都是配角。在曆史上,每一件事都有一個主角,但那主角並不一定都是皇帝。所以我們應該去做對社會有益的事,隻要對社會有益,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去做,不必非要做什麼主席不可。

在從前,中國的舊說法,說做人有三不朽:一是立德,二是立功,三是立言。在這三不朽中,立德是最要緊,而且也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至於立功、立言,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必須要看自己的才學和所遇的機會如何而定。立德既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去做呢?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做得極好,而這事對於社會確實有益,那就是達到了立德的地步。

第三,要注重興趣。有許多青年,因為不知道將來應該做些什麼事,常常去問人家。其實,這是沒用的。要想知道將來應該做些什麼事,必須先問一問自己的興趣,是在什麼地方。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個人如果對於某一件事感興趣,那麼那件事和他的性情一定是很相近的。

我們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到極好的地步,必須要靠兩種東西:一種是才;另一種是學。才是天生的根的,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天才;學是後來加上去的努力。這兩種東西合起來,才能做到極好的地步。如果一個人沒有才,僅僅去學,結果也不能做到極好的地步。無論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發明家等,能夠成功的原因,除去有過人的天才以外,還要靠努力地學。

說到這裏,有人聽了也許要覺得灰心。以為旁人能有天才,自己沒有天才,一定不會把事做好的。其實,這也不盡然。要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才,不過,這個才,大家都不一樣罷了。在從前科舉時代,是不問你的才是在哪一方麵,必須一律埋首在八股文裏,如果有人的才,不是在這一方麵,那就隻有吃虧了。可是現在不同了,社會一天比一天地進步,各方麵都需要人才。無論你的才是在哪一方麵,都可以使它盡量地發展。

也許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才是在哪一方麵,其實,這不必自己去解決,天然已經替你解決了。你的興趣在哪一方麵,你的才就在那一方麵。譬如,貓捕鼠,這是一種才。但是貓並沒有人家告訴它去捕鼠,而它自己看見老鼠就會發生興趣,所以一捕就會捕到。可見我們在哪一方麵有興趣,就是在哪一方麵有才。如果在我們感興趣的這一方麵努力去做,那麼一定可以成功的。

第二,要立定誌向。每一個人都應該立定一個誌向,要做一個大人物。這裏所說的大人物,並不是一定非做主席不可。無論做一個什麼角色都是沒關係的,隻要所做的事,對於社會有益就成。譬如唱戲,每出戲裏都有一個主角,可是主角的地位,並不一定就重要。戲裏的皇帝、王後,往往都是配角。在曆史上,每一件事都有一個主角,但那主角並不一定都是皇帝。所以我們應該去做對社會有益的事,隻要對社會有益,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去做,不必非要做什麼主席不可。

在從前,中國的舊說法,說做人有三不朽:一是立德,二是立功,三是立言。在這三不朽中,立德是最要緊,而且也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至於立功、立言,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必須要看自己的才學和所遇的機會如何而定。立德既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去做呢?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做得極好,而這事對於社會確實有益,那就是達到了立德的地步。

第三,要注重興趣。有許多青年,因為不知道將來應該做些什麼事,常常去問人家。其實,這是沒用的。要想知道將來應該做些什麼事,必須先問一問自己的興趣,是在什麼地方。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個人如果對於某一件事感興趣,那麼那件事和他的性情一定是很相近的。

我們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到極好的地步,必須要靠兩種東西:一種是才;另一種是學。才是天生的根的,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天才;學是後來加上去的努力。這兩種東西合起來,才能做到極好的地步。如果一個人沒有才,僅僅去學,結果也不能做到極好的地步。無論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家、發明家等,能夠成功的原因,除去有過人的天才以外,還要靠努力地學。

說到這裏,有人聽了也許要覺得灰心。以為旁人能有天才,自己沒有天才,一定不會把事做好的。其實,這也不盡然。要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才,不過,這個才,大家都不一樣罷了。在從前科舉時代,是不問你的才是在哪一方麵,必須一律埋首在八股文裏,如果有人的才,不是在這一方麵,那就隻有吃虧了。可是現在不同了,社會一天比一天地進步,各方麵都需要人才。無論你的才是在哪一方麵,都可以使它盡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