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修養問題(2 / 2)

也許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才是在哪一方麵,其實,這不必自己去解決,天然已經替你解決了。你的興趣在哪一方麵,你的才就在那一方麵。譬如,貓捕鼠,這是一種才。但是貓並沒有人家告訴它去捕鼠,而它自己看見老鼠就會發生興趣,所以一捕就會捕到。可見我們在哪一方麵有興趣,就是在哪一方麵有才。如果在我們感興趣的這一方麵努力去做,那麼一定可以成功的。

不過,這裏也應該有一個限製。譬如,有人說,我的興趣是在看電影,那麼,就應該每天去看電影。這是不對的。因為,看電影隻是個人的一種享受,對於社會並沒有盡到什麼責任。又如,大家對於吃飯,都很感興趣,如果隻是吃飯,而不做事,那豈不成了飯桶了嗎?我們是說,應該做些對於社會有益的事。譬如,看電影和做電影,就不相同。如果有人對於做電影感興趣,那麼,就無妨去做電影。因為所做的電影,如果不是誨淫誨盜,對於社會,多少也是有益的。

對社會有益的事,說起來也很多。無論是在政治、經濟、學術、工業、商業,哪一方麵,都需要人才。可見社會上,給予我們發展天才的機會是很多的。如果我們對政治感興趣,那麼,就可以在政治上工作,但並不一定要做大官。最怕的一點,就是虛榮心。譬如,有的人興趣本來是在教育。可是因為覺得辦教育不能出風頭,而且是最清苦的一件事,為虛榮心所驅使,於是就改做了旁的事,結果一定也做不好。

第四,要忘去成敗。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如果把成敗看得太真,就要感到許多痛苦。譬如,比賽足球,勝利了就愉快,失敗了就不高興,把勝敗看得太真,就沒有意思了。我們在一生中,所想做的事不一定都能成功,而尤其是新興的事業,那更沒有把握了。因為凡是一種新興的事業,在初做的時候,都是一種試驗的性質,試驗不一定會成功,而失敗的成分,要占最多。譬如,飛機的發明,在起初,不知失敗了多少次,犧牲了多少人,到後來才成功。但第一個製作者,如果因為失敗而灰心,後來的人也隨著灰心下去,自然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功。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遇到失敗,千萬不要灰心,仍然要繼續做下去。

一件事的失敗,是就個人的觀點而言的。如果就社會的觀點而言,大部分的事,是無所謂失敗的。譬如,第一個製作飛機的人,在個人觀點上說,固是失敗了,但在社會的觀點說,並沒有失敗,失敗就是成功。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一方麵應該忘去成敗,但另一方麵也不要希望太切,往往天才越高的人,希望成功的心也越切。一旦不成功,就垂頭喪氣,什麼也不想做了。在曆史上,這種代表人物,是漢朝的賈誼。他的年紀本來很輕,見到漢文帝,立刻就要做宰相,沒給他宰相做,於是就灰了心,過了幾年竟死去了。賈誼雖然很有才學,但是缺少修養,所以也是不成的。

第五,要鍛煉體格。有許多人對於中國的前途,都抱悲觀,但我卻一點也不悲觀。因為中國人除去體格不如人家以外,其餘聰明、才力和哪一國都可以比得上。在中國,一個人活到六十歲,實際上就沒有多大用了。往往有許多很有才學的人,卻又不幸短命死去。一個人的死去,就個人的觀點而言,本來沒有多大關係,但就社會的觀點而言,就很重要了。

一個人僅僅有才學是不成的,還須大家都承認他的才學,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資望。一個人要有才有學,是要經過相當的時間,而大家都承認他的才學,又要經過相當的時間,合起來,至少就是四五十年的工夫。可是中國人到了這個年紀,卻又多半就死去了。我們看,他國的大政治家,最活躍的時期,多是在六十歲左右,因為這時才學已經到了最完全的地步,而辦事的經驗,也相當豐富了。可是中國人到這個年紀,為什麼就要死去呢?無疑,最大的一個緣故,就是因為體格的衰弱。

總而言之,我們生為現代的人,一方麵要有文明人的知識,而另一方麵還要有野蠻人的身體,然後才能擔當社會的大事。因為僅有文明人的知識,沒有野蠻人的身體,遇到事情,是沒有力量應付的。僅有野蠻人的身體,而沒有文明人的知識,遇到事情,是沒有方法解決的。希望大家在這一點上,能夠特別努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