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抱怨不如改變 (2)(3 / 3)

第一,多謙讓別人,以對方為主。

有一次,經理請一位大客戶吃飯,順便帶上剛招聘來的小剛,菜剛上桌,經理便招呼大家隨意,不要客氣。可是,小剛真的不客氣了,拿著筷子,直接伸向了東坡肘子,他沒注意的是,客戶的筷子也伸過來了,兩人的筷子齊刷刷地落在了菜的同一位置。經理當時一驚,還好小剛反應迅速,馬上把菜夾給了客戶,還說:“我給您夾,我給您夾。”化解了氛圍。

第二,吃飯對象不是你的親密朋友,注意行為細節。

經理的一位客戶約了他吃飯,對方帶去一位叫小力的員工,可能是剛參加工作的緣故,小力一直都不怎麼說話。這時,客戶提醒小力給經理夾菜。小力剛剛把菜送到自己的嘴裏,聽經理一提醒有些緊張,直接拿著自己剛吃過菜的筷子給經理夾了一塊西蘭花,看著綠色的西蘭花上似乎還有一些紅色辣椒的痕跡,經理鬱悶極了,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對客戶的印象大打折扣。

第三,自己不能喧賓奪主,肆意發揮。

在飯桌上,喝酒也是一門學問。“滴酒不沾的人要學會喝酒,但會喝酒的人千萬不要過分熱情。”

經理約了客戶談業務,吃飯的時候,帶去了公司的公關部同事。可是這個同事是個新手,沒有什麼經驗,但聽說很能喝。客戶是地道的北方男人,整個吃飯的過程中,始終酒杯不離手。

就因為客戶說了一句:“不喝不實在。”新同事馬上按捺不住了,一杯接一杯地向客戶敬酒。連續喝了一通酒後,客戶已有醉意,而當經理再想與客戶談合作時,客戶已經支持不住了。本來恰到好處的談話氛圍,卻被這位經驗不足的公關同事打亂了。

第四,“閑話”也要過腦子。

經理帶著小柳談生意,吃飯的時候,不知不覺話題就扯到了養生、健身的問題上。談話間,小柳順口說了一句:“胖人都得控製飲食多鍛煉,否則很容易得糖尿病,越胖的人風險越大。”本來是句建議性的話,可是,客戶偏偏有一位胖子,而且他最忌諱別人提“胖子”這兩個字。小柳意識到自己失言了,然後又補充一句:“我可沒說您,您別往心裏去。”胖客戶更尷尬了,他本來就很低調,這樣一來,話就更少了。本來很輕鬆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作為職場人,應具備基本的應酬能力。在職場中應酬要做到,第一,多激發別人說話;第二,注意行為細節;第三,學會自嘲。一旦發現自己說錯話或做錯事,一定要用調侃的方式彌補,而且不要糾結在錯誤上,以免越描越黑。

第一次挨罵

職場實錄

我是公司的紅人,這得益於我第一次挨罵。

剛上班的時候,有同事和我開玩笑說:“在咱們公司,有一項紀錄正等著你去破!”

我不解地問:“什麼紀錄?”

同事告訴我:“一個紀錄是迄今為止,公司還沒有一個人沒被老板罵過。第二個紀錄,是最晚等到什麼時候被老板第一次罵。因為咱們老板脾氣急,喜歡罵老人,雖然對新人比較客氣,但通常情況下客氣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周。”

可是我並沒有被嚇倒,那一天,終於來到了。

起因是開會的時候討論公司產品的推廣策劃方案,我換了幾個產品,老板一看就崩潰了,立即開罵:“這是什麼?為什麼不按原來的品類和設計風格做?誰給你的權力?你跟誰商量了?”

老板開始還強忍著,越往後麵看,火越控製不住,“叭”地一下把樣刊扔在桌上,指著我就是一頓大罵。一直罵到散會。

下班後,在大家關注與觀察的目光中,我坦然地夾著幾份文件進了老板辦公室。

我看了看老板的神色,小心翼翼地說:“您現在心情好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