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道歉與被道歉 (3)(1 / 3)

公司組織員工參加了一次培訓,培訓大師充滿激情地講了一個故事:

在西點軍校,一天晚上,快睡覺的時間,一個軍官過來對一個學員說:“這雙手套我明天要戴,你給我洗幹淨。”那個學員立刻立正敬禮,說:“Yes,sir.”

大家都知道,手套洗幹淨容易,但是如何弄幹呢?

這個學員用最快的速度把手套洗好,然後用幹毛巾反複擰幹,後來就沒有辦法了,隻有不停地甩。

就這樣這個學員甩了一夜,天亮的時候,軍官來了,一伸手,學員立刻把手套給他遞過去,軍官戴上以後說了句“good’,相當於漢語的‘還不錯’,然後走了。

軍官為什麼沒有問學員,你是怎麼弄幹的、你一定很辛苦吧,他不用問,他是軍官,他隻要提要求就可以了。對於學員來說,就是保證完成任務,沒有任何借口,隻要把事情做好就可以,哪來的那麼多囉唆話。比如這麼晚了,又沒有風幹機,該怎麼辦?那是你自己要想辦法的事情。所以沒有任何借口。

最後,培訓大師指著觀眾鏗鏘有力地說:“有的人為什麼會被辭退?因為他不是一個優秀的員工;他為什麼不是一個優秀的員工?因為他沒有自覺主動地按照老板的要求去做。而且做事情的時候,總是找理由。”

這是一場培訓,你的人生中有很多次培訓,但是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大腦停止,假如你自覺主動地按照老板的要求去做,老板就一定不解雇你嗎?

那些因為與老板意見相左或者與頂頭上司無法相處的員工都活該一輩子失業嗎?當然不是——假如你肯讀世界500強首席執行官的故事,你會在那些傳記中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曾失去過工作——到底是他們的老板缺乏眼光,還是他們自己的誌向高遠?

工作對於大多數職場人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之所以需要工作,首先是因為我們要生存,當生存條件滿足以後,我們需要工作是因為我們希望融入社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能夠短視,如果一味地服從,不思考,沒有理由地做事,恐怕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有創意的想法永遠離你而去了。

職場實錄

我是一家大型企業的高級職員,工作能力在全公司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工作態度,還是文字水平,都得到了領導的充分肯定。平時我待人也熱情大方,率真自然,贏得了同事的信任。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我的率直和不加掩飾,有時候也會給自己添麻煩。

前不久,單位提拔了一個無論是資曆,還是能力和業績都不如我的女同事。我第一次遭遇這麼大的打擊,感覺非常有挫敗感。為什麼我做得這麼好,還是不如她,我怎麼做都不能讓領導多重視我一些。

平時我就夠生氣的了,這個女同事能力一般,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背景,可是偏偏什麼好事兒都是她的,領導對她特別關照,什麼升職、加薪等好機會都想著她,好事幾乎都讓她承包了。眼看著處處不如自己的同事,一年之內竟然被“破格”提拔了三次,可自己的業績明明高出她好幾籌,可領導好像視而不見,隻是一個勁地讓我好好工作,我是真的憤怒了。

想了想,我還是忍不住跑到領導的辦公室去“質問”,並義正詞嚴地陳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努力和付出。可領導那兒早已準備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雖然他臉漲得通紅,一看就是強詞奪理,可是我依然拿他沒辦法。

這件事之後,我發現我的性格變壞了,情緒一度受到影響,還因此備受冷落,當然也不能全怪同事,因為自己心情不好,同事也不敢輕易同我說話了。我太難受了,又氣又急又窩火,自己怎麼也想不通工作幹了一大堆,領導安排的工作也能高標準完成,可為什麼總是費力不討好呢?

看看那位女同事,也沒幹出什麼出色的成績,可人家不慌不忙的總是好事不斷。後來我實在受不了這種疑惑,找到做人力資源的同學,讓他幫我分析分析。

同學聽完整件事情的經過,就有了答案,他說雖然他不能全麵了解我的經曆,但是至少有一點,我就犯了職場中的大忌——太情緒化了。碰到事情和問題很少多想個為什麼,隻憑著感覺和情緒辦事,隻想幹好工作,用業績說話,在為人處世上太缺乏技巧了,常常費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