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汪精衛:熱血“模範”青年的匆匆一生(1 / 2)

慷慨篇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其中的“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一句,便成為革命青年們爭相傳頌的名句,成為當年無人不曉的名人語錄。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曾兩次邀請汪精衛這位全國著名的反清英雄出任廣東省都督,都被其婉言謝絕,實踐了他革命成功後“不做官,不做議員”的承諾。後來“二次革命”失敗,汪精衛沒料到自己曾為之奮鬥的革命事業竟是如此可笑,不但沒有使中國強盛起來,反而比清王朝時代還要糟糕。一個人對一項事業的投入越多,對事業失敗的悲痛和挫折感就越大。至此,汪精衛從一個狂熱的革命青年,變成一個躊躇多疑的政治家。

1925年7月1日,孫中山原來的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汪精衛是呼聲最高的領導人,然而在槍杆子裏出政權的中國社會,汪精衛這樣的文人書生,注定不能在最高領導人的位置上坐得太久。後來“國民黨二大”召開,蔣介石的地位開始“扶搖直上九萬裏”,成為黨內僅次於汪精衛的“老二”。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飛速掌握國民黨實權,與汪精衛過於淡泊權力的個性不無關係。哪怕你就是個賣西瓜的,你也得讓大家知道你的西瓜是最好吃的,人家才會買,你一聲不吭地坐在那裏,也不吆喝兩聲,誰知道你是在賣西瓜,還是在曬瓜幹呢。

和汪精衛相比,他的老婆陳璧君是一個標準的“白富美”,出生在馬來西亞,父親是南洋巨富陳耕基。陳璧君和汪精衛的結緣,其實歸功於汪精衛的好文筆——因為經常在同盟會的機關報上發表文章,“白富美”漸漸傾心於窮小子。

再說,汪精衛可是標準的美男子,後來兩人見麵,“白富美”更是一見傾心,於是就有了“女追男,隔層紗”的曆程。雖然一再遭到拒絕,但陳璧君還是鍥而不舍,將“倒追計劃”進行到底,為了支持汪精衛的工作,她還把家裏給她的錢全給了同盟會作為活動經費。

汪精衛也夠心狠的,居然一點兒也沒心動,讓人嚴重懷疑他的取向。後來他入獄時,陳璧君還是對他不離不棄,這才感動了他——有一回,陳璧君買通了獄卒,給汪精衛送了十幾個雞蛋,並帶去一封長信,那時候還沒有MSN、短信、微信等溝通方式,隻能用信聊表思念。汪精衛見到了自然是非常高興,腦子一熱,咬破了手指,在信後麵寫了“信到平安”,還滿懷深情地題了一首極其平淡的《金縷曲》,但又害怕牽連陳璧君,想撕掉又不忍心,於是就狠狠心吞了下去。

可惜的是,這樣的一對革命鴛鴦,居然在後麵的路上越走越遠,一起淪為了“罕見之物”。種瓜必然得瓜,種豆必然得豆。抗日戰爭後期,汪精衛病情惡化,輕易地跟這個世界撒由那拉(日本語:再見)陪他爹媽去了,日本軍方將他的屍體運回了南京,葬在梅花山。

慷慨篇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其中的“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一句,便成為革命青年們爭相傳頌的名句,成為當年無人不曉的名人語錄。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曾兩次邀請汪精衛這位全國著名的反清英雄出任廣東省都督,都被其婉言謝絕,實踐了他革命成功後“不做官,不做議員”的承諾。後來“二次革命”失敗,汪精衛沒料到自己曾為之奮鬥的革命事業竟是如此可笑,不但沒有使中國強盛起來,反而比清王朝時代還要糟糕。一個人對一項事業的投入越多,對事業失敗的悲痛和挫折感就越大。至此,汪精衛從一個狂熱的革命青年,變成一個躊躇多疑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