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典籍,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文化的瑰寶。地方誌是中國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卷帙浩繁,而且品類齊全,自成一個完整的體係,在中國古籍之林中獨具風采。
一、現存的中國地方誌有多少
中國曆代究竟修過多少地方誌,已經難以統計清楚了。1985年出版的《中國地方誌聯合目錄》,記錄了我國190個較大的圖書館的館藏,共有1949年以前編纂的省、市、府、州、縣、鄉鎮誌8264種。其中天津26種、寧夏32種、青海39種、西藏44種、內蒙古48種、台灣49種、海南50種、北京55種、黑龍江65種、新疆81種、吉林93種、遼寧130種、貴州139種、上海139種、甘肅198種、廣西221種、雲南287種、福建315種、湖北332種、安徽379種、廣東395種、陝西401種、湖南401種、山西431種、江西477種、河南528種、江蘇540種、山東541種、河北567種、浙江590種、四川671種。
這個數字,絕不是現存地方誌的全部。首先,它不包括全國總誌和各類專誌;其次,還有不少方誌保存在其他圖書館或個人手中。近年來,各地在編修新方誌的過程中,陸續發現不少《聯合目錄》沒有記載的誌書。例如,湖北省來鳳縣在孝感的《向氏家譜》中發現了一部清初的土司誌——《(康熙)卯洞司誌》六卷。卯洞司是個很小的土司,“土地不過彈丸,編戶不過數十”,居民都是土家族。土官姓向,從明初到雍正十三年(1735)已傳了13代。這部誌書完成於清康熙年間,記事很齊全,是一份難得的研究古代土司製度和土家族史的資料。它從來沒有刊刻過。清嘉慶年間,向氏的後人在編族譜時,將它作為附錄,手抄了幾套,才得以保存下來。又如貴州的《(光緒)桐梓縣誌》三十卷,它的稿本一直由編纂人趙彝憑的後代收藏。上海書店影印出版了三種稀見的隴右方誌,都是稿本或抄本,是在杭州劉子亞的私人藏書中發現的。發現民國時期的誌書就更多了,如湖南社會科學院收藏有1931年完成的《(民國)沅陵縣誌》手稿;雲南江川縣縣圖書館藏有1934年完成的《(民國)江川縣誌》稿本等。據統計,這一類發現目前已經超過500種。此外,台灣地區的收藏是根據1960年公布的資料編入的,並不齊全,而且同樣沒有包括私家藏書。香港地區的收藏則沒有計算進來。
對於流散在國外的地方誌,《聯合目錄》隻記載了已知的極少數孤本、珍本。世界各地一共保存著多少中國地方誌,現在還沒有確切的統計。
中國地方誌早已走向世界。尤其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列強為了侵華政策的需要,非常重視研究中國,特別注意收集中國的地方文獻。他們通過學者、商人、傳教士、外交官,或是收購或是掠奪,從中國弄走了大批地方誌。現在,世界上主要國家的重要圖書館,幾乎都藏有中國地方誌,其中有一些稀見的版本,在它的故鄉中國反而看不到了。
日本自古以來就和中國有密切的文化交流,中國典籍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有人根據各種目錄調查,從1694年到1807年,傳到日本的中國府、州、縣誌就有800部之多,涉及18個省份。近代以來,日本以侵略中國為目標,更加勤於搜集中國方誌。我國有些著名藏書家如浙江陸氏皕(bì)宋樓、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的若幹珍本,都陸續賣給了日本。內憂外患交困的舊中國,政治腐敗,國弱民貧,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文化珍品。我國方誌學家傅振倫痛心地回憶說,當年日本人在北京琉璃廠書店收買古今方誌,“不是計書論值,而是規定積書高達一手杖給一元。”現在日本各圖書館共藏有中國地方誌幾千部,數量和質量都超過其他國家。根據日本人山根幸夫編的《日本現存明代方誌目錄》(1971年增補版)統計,僅日本12個圖書館所藏的明代方誌就有300多部,其中57種國內已經失傳。
美國搜購中國古籍大約從19世紀中葉開始。1918年以後,美國國會圖書館幾次派人到中國各省采購地方誌,如1933年曾買走了山東人高維翰用20年時間收集的100多種山東誌書。現在,中國地方誌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的特藏之一,1942年統計已有2900多種,目前大約已達到4000種。哈佛燕京大學的哈佛燕京圖書館有中國地方誌3500多種。美國其他一些著名大學,也都多少不等地藏有中國地方誌。在世界上,除中國本國以外,美國藏有中國地方誌的數量僅次於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