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大一統誌》初次完成於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共750卷。元成宗時續修了一次,完成於大德七年(1303),增加到1300卷。它既概括了元代的現實狀況,又充分采擇曆代舊誌和其他圖籍,關於邊遠地區,則有新編的遼陽、雲南、甘肅等圖誌作為依據,古今兼備,類目完善。過去曆朝編修總誌,體例各不相同,到了《大元大一統誌》,才有了一個規範。明、清兩朝修總誌,都是拿它作範本,但都沒能達到它的規模。這部誌書到明朝已經佚失,隻剩很少一點殘卷,今人金毓黻(fú)曾收集它的殘頁和佚文編入《遼海叢書》中。又有趙萬裏經過20年的努力,彙聚它的殘篇零句,重新厘定校輯,編成10卷,單行出版,題名《元一統誌》,這是現在較為通行的本子。
元以少數族君臨中原,正像俗話所說的“人生地不熟”,卻在不到一個世紀中,在修誌方麵成績斐然可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由於地方誌已經深深紮根於中國社會,已經構成中國文化傳統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看到誌書缺了,陳舊了,一般官員甚至在野的學者、文人,都會主動站出來建議、呼籲,或者徑自執筆重修。他們是出於對曆史、對家鄉、對社會的責任感,不一定等誰下命令,也不一定要受誰的委托。傳統是一種深入人心的無形的力量,它推動著地方誌不斷地穩步發展,也促使每一個新來的統治者很快就對地方誌刮目相看。
二、“天下藩郡州邑莫不有誌”
曆史翻到1368年。這一年正月,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八月,明朝的北伐軍進占元大都,完成了中國曆史上又一次改朝換代。出身於農民領袖的朱元璋剛剛坐上皇位,戰爭還沒有完全結束,全國百廢待興:行政機構要重建,戶口要清理,田地要重新丈量,賦稅要趕緊整頓……無數緊急的事等著辦,他卻沒有忘記首先將修誌提上日程。
明代曾經五次修總誌,僅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31年中就修了三次。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詔令儒士:“類編天下州郡地理形勢,降附顛末為書。”(見《明史·藝文誌》)到年底就完成了《大明誌書》。但此書已失傳了。洪武十七年(1384),修成《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詳記郡縣的建置沿革;洪武二十七年(1394)修成《環宇通衢書》,專記全國的交通驛程。這三次修誌,重點在地理和交通,看來是為了應付整理全國行政區劃和建立有效的地方行政係統之急需。
認認真真地打算編一部高水平的總誌,是從明成祖朱棣開始的。明成祖計劃修一部《天下郡縣誌》,不但組成了以戶部尚書夏元吉為首的規格相當高的工作班子,而且由禮部派遣官員,分路到全國諸郡縣,去采訪故實事跡和收集舊誌。但是,由於明成祖去世,這個宏偉的計劃沒能完成。直到代宗景泰七年(1456),才在這個基礎上編成了《寰宇通誌》119卷,並頒行於天下。一年之後,發生了史書所謂的“英宗複辟”。因戰敗被蒙古瓦剌部俘去後來又放回的明英宗,趁他的弟弟代宗病危,發動政變,重新奪取了皇位,《寰宇通誌》立即遭到全盤否定。英宗聲稱這部總誌繁簡失宜,去取不當,另行派人重修,並同樣自稱是繼承明成祖的遺誌。英宗天順五年(1461),又修成誌書90卷。英宗親自為它寫序,並賜名《大明一統誌》。它從內容、體裁到名稱都明顯地仿效《大元大一統誌》。在明代這五部總誌中,《寰宇通誌》和《大明一統誌》是影響比較大的兩部。
明朝政府一麵積極編纂總誌,一麵三令五申督促全國修誌。中央督促省,省就督促府、州、縣,因此,有明一代,各地修誌蔚然成風。據統計,在明朝280多年中,廣東的府、州、縣接到皇帝詔旨或總督巡撫通令,要求纂修或報送誌書的,可考的就有13次,平均約22年一次。各地修誌要由地方長官主持,誌書修成了由地方長官寫序,既可以算做一種政績,得到上司的嘉許,又可以揚名於後世,自然競相從事,唯恐落後。當時,一個地方有沒有誌書,是有關本地聲譽的事。如劉瑞《(正德)夔州府誌序》說:從前路過夔州(今重慶奉節)的人,問起有沒有誌書,一說沒有,都對夔州很藐視,把夔州看作“陋邦”。現在誌書修成了,夔州從此有光彩了。可見修誌已經成為一個地區文化發達的標誌。
到了明朝中葉,已經是“天下藩郡州邑莫不有誌”(沈庠《(正德)上元縣誌序》)。據統計,整個明代修誌在3000種左右,現存的也約有1000多種。明代的13個布政使司(相當於省,民間仍按元代的習慣稱為省)都修了誌書,而且絕大部分修過三次以上。四川、寧夏等都是從明代才開始有了省誌。府、州、縣誌那就更多了,不但連僻遠小縣也大多有誌,而且如浙江的蕭山、杭州,江蘇的六合、常熟,廣東的潮陽等府、縣誌書,都修過六七次。修過四五次的更是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