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攀向古代方誌的峰巔(1)(3 / 3)

地方誌這種文化形式,不僅在中國大地上牢牢紮下了根,甚至被傳播到了隔海的日本。明朝末年,浙江餘杭的文人陳元贇(yūn)東渡日本,在那裏定居下來。他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在日本傳播中國的老莊哲學、公安派詩文、趙子昂派書法、製陶瓷的新技術和少林寺武術,並且是日本柔道的創始人。日本元和三年(1623),陳元贇為長門藩主毛利輝元用漢文編寫了一卷《長門國誌》(今日本山口縣),這一誌書的稿本現在還保存在山口縣,在中日關係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有的學者認為,以後日本陸續出現一些漢文誌書,或許是受了它的影響呢。

明代誌書不但數量增多,品種也在增加。新品種中比較重要的是邊關誌、都司誌和衛所誌。

明代的邊境一直很緊張,北方有蒙古瓦剌部和韃靼部的威脅,東南沿海不斷受倭寇侵擾;到了後期,東北女真族建立的後金政權(清的前身),更是對中原虎視眈眈。所以明朝政府極其重視邊防。它在各省設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作為地方最高軍事機構,歸京師的五軍都督府統一指揮。在軍事要地設衛,衛下設所,由都司統轄。又在邊防重地設鎮,在邊鎮和重要的關隘派駐重兵,構成一整套防禦體係。有些地區,就由都司、衛、所兼管地方行政,不再另設省、府、州、縣。當時,即使是一般的誌書,尤其是邊境地區的誌書,也都非常重視記載兵防,例如《(嘉靖)山西通誌》,對山西各衛、所的駐軍總數、兵力分布、武器配備等都有詳細記錄,軍事方麵的內容占了全誌3/10。都司、衛所、邊鎮、關隘修的誌書,當然更加側重於武事,成為明誌中最有特色的一部分。

明代都司誌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有前後幾部《遼東誌》。明朝撤銷了元朝的遼陽行省,在這裏設立遼東都指揮使司,《遼東誌》便是由遼東都司主持修纂的。它從明成祖永樂年間開始創修,完成於正統八年(1443),這是東北地區現存最早的誌書。此後,在弘治元年(1488)、嘉靖八年(1529)、嘉靖十六年(1537)幾次續修。嘉靖四十三年(1564),李輔巡撫遼東時,看到舊誌錯訛脫落,已經沒法讀了,指示遼東都司再次重修,並改名為《全遼誌》。這一係列誌書,翔實地反映了明代邊陲重地遼東的風貌。此外,在《四庫全書總目》卷七十四“史部地理類存目”中,記有《陝西行都司誌》12卷,據說它分為地理、建置、官師、兵防、歲計、人物六門,“簡陋而不荒謬”,究竟原書是什麼樣子,已經無從知道了。

現存最早的衛所誌是《(正德)金山衛誌》(上海金山)。它一共六卷,分為上下兩誌,各三卷,而以上誌主要記武備、兵防。此外知道名稱的還有《(正德)天津三衛誌》,這是天津最早的地方誌,但後來因失火燒毀了書板而失傳。此後又有《(萬曆)天津三衛誌》以及嘉靖、萬曆年間修的《西寧衛誌》(青海西寧)等,可惜也都沒能保存下來。

邊關誌中比較著名的,有孫繼魯的《(嘉靖)三關誌》,記山西境內的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王士翹的《(嘉靖)西關誌》,記當時拱衛京西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劉效祖的《(萬曆)四鎮三關誌》,詳記薊州、遼東、昌平、真保四個軍事重鎮和居庸關、紫荊關、山海關的建置、形勝、兵力、糧餉、職官、人物、防禦工事等。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山海關,在明代曾五次修誌。據《明史·鄭曉傳》記載,嘉靖初年,新進士鄭曉做了兵部職方司的主事,天天研讀舊存文檔,“盡知天下阨塞、士馬虛實強弱之數。”兵部尚書就囑咐他編撰了一部《九邊圖誌》,一時大家爭相傳抄。可見當時朝野人士對邊事的關心和對這一類圖書的迫切需求。

專誌在明朝也興盛起來,有山水誌、書院誌、陵墓誌、名勝誌等。總之,到了明朝,地方誌的類型已經基本齊全,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