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2章 太湖的產生之謎(1 / 2)

美麗的太湖位於風景如畫的江蘇無錫,是我國長江中下遊五大淡水湖之一,水麵達2400平方公裏。太湖的水域形態宛如佛手,作為江南的水中心,以其蘊藏豐富的資源孕育了流域內人們的繁衍生息,自古譽為“包孕吳越”,曆代文人墨客更是為之陶醉,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太湖風光秀麗,物產富饒,附近的長江三角洲向來是中國的魚米之鄉,這裏河網縱橫,蘆蕩星羅棋布。春天到來,菜花金黃,稻秧透綠,小舟在河湖蕩漾,采桑姑娘在桑園忙著采摘桑葉。一幢幢粉牆灰瓦的房舍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間,到處一片生機。

太湖四周群峰羅列,出產的碧螺春名茶與太湖紅橘,在古代就是給朝廷的貢品。太湖裏出產各種各樣的水產品,其中的太湖銀魚,渾身晶瑩剔透,肉質細嫩,是筵席上的美味佳肴。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全國聞名的太湖,關於它的成因,一直到今天還爭論不休。

早在上世紀初,我國地理學家丁文江與外國學者海登施丹就著文認為,是大江淤積之故導致了太湖的形成。他們指出在5000年前,江陰為海岸,江陰以東,如皋以南、海寧以北,即包括太湖地區在內都是長江淤積的範圍,這是最初對太湖的成因所作的理論上的描述。

發展至上世紀30年代,學術界對太湖的形成有了較成熟和係統的看法。著名的地理學家竺可楨與汪湖楨等提出了瀉湖成因論,即以後廣為流傳的太湖經“海灣———瀉湖———湖泊水網平原”的演變模式。瀉湖論在以後又不斷被充實新的內容。德人費師孟在1941年提出經太倉、嘉定外岡、上海縣馬橋、金山漕涇,直至杭州灣中的王盤山附近,為一沙咀組成的岡身,是公元1世紀~3世紀的海岸線。以後經對位於岡身的馬橋文化遺址下的貝殼碎屑進行碳14測定,基本上公認岡身是6000年前的古海岸線。

華東師範大學海口地理研究所的陳吉餘教授等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展和完善了瀉湖論。瀉湖論主要依據太湖平原存在著海相沉積來推斷,認為因長江帶來的大量泥沙逐漸在下遊堆積,使當時的長江三角洲不斷向大海伸展,從而形成了沙嘴。以後這沙嘴又逐漸環繞著古太湖的東北岸延伸並轉向東南,與錢塘江北岸的沙嘴相接,這就將古太湖圍成為一個瀉湖。後來又因為泥沙的不斷淤積,這個瀉湖漸成與海洋完全隔離的大小湖泊,太湖則是這些分散雜陳的湖群的主體,又經以後的不斷淡化而成為今日的太湖。

近年來,隨著對太湖地區地質、地貌、水文、考古和文獻資料等方麵的不斷研究,對太湖成因的探究又有了新的發展,有人對瀉湖論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質疑。認為在海水深入大陸腹地的過程中,雖然一邊衝刷,一邊沉積,但這種情況對於整個古陸地來說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確有瀉湖地貌的沉積,但它不具有整體意義。因此,瀉湖論雖然可以解釋太湖平原的地形和地質上的海湖沉積,但難以解釋何以在太湖平原腹地泥炭層之下以及今日湖底普遍有新石器遺址與古生物化石的存在,同時也與全新世陸相層的分布範圍不符。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所的陳月秋還提出了太湖係構造湖演變而成的說法。陳先生根據太湖地區的古海岸線的位置、沉積相與微古化石種屬特征、地貌形態和考古資料等諸多因素,否定了太湖地區在全新世期間曾有海侵,即否定了太湖為瀉湖成因論。同時,他又提出由於強烈的燕山活動,奠定了太湖地區的地質基礎,以後在新構造運動的繼續影響下,太湖斷陷盆地作西高東低的傾斜式下沉,湖區的邊框形態基本上接近今日太湖的麵貌,後來隨著河道升降的變化,使三江壅塞改道,湖水泛濫,以至在低窪地普遍發育了陸相沼澤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