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9章 新疆坎兒井之謎(1 / 1)

新疆的氣候非常幹旱,降水稀少,河流經常斷流,可是為什麼在這種極端不適合作物生長的環境下,會奇跡般長出綠油油的瓜果蔬菜和莊稼?原來這一切都源於坎兒井的滋潤。如今吐魯番哈密盆地裏的生活和生產用水,有的來自地表的防滲、防衝引水渠道,有的來自機井,還有的就是來自古老的坎兒井。這三種引水方式中,曆史最悠久、與當地人民生活水乳相融、甚至成為了當地文化一部分的,就是坎兒井了。

驅車走在新疆的吐魯番盆地與哈密盆地,你會看到平坦的黃褐色的戈壁灘上排列著一連串的土包,土包的形狀像墳墓一樣,大多不過一人高,隔二三十米就有一個,一串土包大致成一直線,兩端望不到盡頭。在神秘的土包下,蘊藏著一個秘密,這就是被世人稱為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之一的“坎兒井”。

在這些土包的下麵,有一條常年川流不息的小河,小河的河道是一條人工挖掘的地下水渠,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豎直的土井打通水渠上的地層,而這些土井的井口,就是我們上麵提到的土包。

也有人說,新疆的坎兒井是從波斯(今伊朗)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而傳到了各地的。坎兒井在中東、中亞及北非幹旱地區的很多地方都有,尤其是伊朗中部的高原地帶,那裏有成千上萬眼坎兒井點綴著沙漠裏的綠洲。據說,伊朗的坎兒井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位於絲綢之路的中心、古代東西文化交彙之處的新疆,很有可能接受了西方傳來的引水力法,從而開鑿了第一條坎兒井。

但是仍然有不少學者堅持認為坎兒井是中國中原地區首先發明的。其後隨著向西域的擴張而傳入了新疆。公元前109年,陝西大荔縣曾經開挖了一條“龍首渠”,將洛河水從地下引至下遊的大荔平原灌溉。有人說“龍首渠”就是坎兒井的前身。後由中原派到西域屯田守邊的漢族軍民帶到了新疆。然而坎兒井畢竟更加複雜,它所引用的是埋藏在地下深處的地下水。

地下水渠裏的水是從地下含水層中引出來的地下水,當山上的白雪融化以後,清泉會向盆地汩汩地流下,由於這裏的山地大多為裸露的岩石,所以山上的融雪水很快聚流成河,向山下的盆地流去。然而好景不長,融雪水流到山下後又遇到了由粗砂和礫石組成的戈壁灘,水流迅速地滲入了地下,很多河流到了這裏就消失了。消失了的融雪水全部彙入了地下潛水層。它們順著緩緩傾斜的地下水渠自然流淌,一直流到地下水渠鑽出地表的地方才“噴湧而出”。此後,地下水渠變成了地上水渠。引流而出的地下水或者順著人工修築的渠溝疾奔,或者滯留在人工藝建的池塘裏。不論怎樣,深埋於遠方地下的地下水,終於躲過了烈日的蒸烤和風沙的糾纏,清清冽冽地流進了田地、果園和居民的生活區。

吐魯番和哈密地區是一個盆地,光禿禿的戈壁在白天被太陽曬著的時候溫度升高得很快,由於盆地太低,所以熱空氣不容易疏散出去,再加上盆地與山地的高差太大,氣流下沉時形成了幹熱的“焚風”,這些都使盆地如同一個巨大的火爐。盆地西邊和北邊的高山,平均高度在三千五百米到四千米之間,其中博格達峰高達五千四百四十五米,這些山脈終年被白雪覆蓋,它們的高度足以擋住從北邊吹來的夾帶著水汽的氣流。濕潤的氣流在翻越高山的北坡時水汽隨著高度的增加、溫度的逐漸降低冷凝成雲,形成降雨。當它們到達高山的南坡時氣勢銳減,而它們降入山間盆地時,又會遇到盆地中蒸蒸而上的熱氣流。兩股氣流相遇很難形成雨滴(因為水汽遇冷才會凝結致雨),吐哈盆地內的雨水往往隻有寥寥幾滴。與此同時,盆地南邊又隻有山脈和沙漠,沒有水汽來源。所以,吐哈盆地的降水是極其稀少的,在1968年,吐魯番盆地全年降水才二點九毫米!

但是吐哈地區的炎熱和幹旱非但沒有熄滅人們生存下去的勇氣,反而激起了人們想方設法生活在這裏的願望。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人們就可以在盆地中心土壤顆粒最細的地方種植莊稼和作物。在吐哈地區,無論你進入哪一片綠洲你都會恍如進入了人間的仙境:高大蔥綠的檉柳和楊樹堅挺著粗壯的身軀,田畦縱橫交錯,鳥聲啾啾,田埂上坐著九十歲的維吾爾老人和陪伴他的小白羊,涼風習習吹來絲絲潮氣……

吐哈盆地的人民在漫長的曆史年代中,在與嚴酷的自然環境作鬥爭、求生存的過程中之所以選擇了坎兒井,不僅是因為它能夠躲避日曬風吹對流水的侵蝕,更是因為它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唯一能夠普遍施工的水利工程。農閑時節,隻需三五個人,帶著钁頭、刨錘、轆轤和土筐等工具就可以開挖了。一條坎兒井可以斷斷續續挖上好幾年,挖好的坎兒井還要定時檢查和維護。這雖然是一項極度耗費人工的活兒,而且也很危險,但是在機器生產不發達的年代,掏挖坎兒井才是人們勝任得起的工作。隨著農業社會生活的展開,掏挖坎兒井、修護坎兒井、耕地、收割、坎兒井水的分配和管理……紛紛規定了當地人民的生活節奏,坎兒井因此成為了當地文化的一部分。吐哈盆地的農村就曾有過把坎兒井當做女兒嫁妝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