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到底該怎麼辦46(2 / 2)

根據東亞各國和地區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總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綜合土地、稅收、金融、行政手段等各種措施,房地產泡沫是能夠得到遏製的,但這對政策製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稀釋泡沫使得房價適當下跌,可能會引起GDP增長的回落,但同時可以形成一個健康的房地產市場。房價適當下跌也不一定會導致銀行出現大量壞賬,因為會有更健康的銀行貸款流入健康的房地產市場,隻要稅製與稅率設計合理,我們就能夠避免房價大幅波動,避免過度投機和壟斷權力操縱,就能保持居民房產分配相對公平,不會引發大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中國目前有利的局麵是,城市住房短缺的局麵尚未出現根本性扭轉,按照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統計的結果,以成套住房計算,目前中國城市戶均僅有074套住房,距離戶均1套尚有距離,並且明顯落後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城市住房短缺問題仍然嚴峻。

但同時,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分化明顯,出現了“兩洲三世紀”的明顯格局。“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一線城市發展已經進入21世紀,中部地區處在20世紀,而西部落後地區還停留在19世紀的水平,這使得中央很難采取步調一致的措施對全國的房價進行“一刀切”的調整政策。

根據發達國家發展過程中的經驗,人均GDP處於3000~8000美元時,住房價格上漲速度明顯加快,在二維坐標中呈現“S”型;新房交易量隨人均GDP增長先上升後下降,呈現“倒U”型,交易量高峰出現在人均GDP為5000~8000美元區間。2009年,中國人均GDP為3711美元,已跨入3000美元關口。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顯示,2008年,中國城鎮人均住房麵積達到28平方米,但全國存量住房中仍有一半以上是2000年之前建設的老房子(待逐步拆除重建),同時還有不小比例的非成套住房(沒有廁所或廚房),住房改善需求較大。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中,相當比例的家庭已在過去十年中購置了新房,但在全國範圍內,其他城市購置新房的家庭則在少數,未來這部分城市將成為推動中國住房市場發展的生力軍。綜觀全國主要城市2004—2007年人均GDP水平及同期新建商品住房價格和交易量,各個城市層麵也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人均GDP普遍已超過8000美元,住房市場高速發展期已過,新房交易量顯著下降,二手房交易量超過新房,相應的房價泡沫也已經積累較大。2009年,房價大都上漲了30%以上,因此也正是政府最想調控的地區。而本輪調整的重點也是針對“房價過快上漲地區”和“投資性需求”,預計未來交易量和房價都將出現顯著下降,相比價格高位時約應下降20%。

二線城市,包括除拉薩之外省會城市,正處於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階段。2009年,它們的房價達到每平方米5000~6000元,盡管受政策影響明顯,但房價仍處在平穩上升階段。

三、四線城市2009年的房價超過了3000元,短期內可能會受預期和信心不足的影響而滯漲,但長期向上趨勢不改,而且未來將成為新一輪城鎮化的重點區域,調整過後,這些城市的房地產業必將成為市場主力,房價仍將有上漲空間。

因此,在調控房地產市場時,我們應該關注的是究竟怎樣調整,是現在就主動調整還是等著市場自然調整。不同的調整最終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如果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我們又需要多久來彌合這塊痛苦而又漫長的傷疤。因此,對有些問題要事先做好預案,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