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與藺相如
藺相如,趙國人,是趙國宦者令繆賢的門客。
廉頗,“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山東省鄆城縣西),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藺相如在趙國初露頭角,是他勝利地完璧歸趙,“使不辱於諸侯”。趙王為此拜藺相如為上大夫。
秦國沒能在奪取和氐璧這件事上使趙國屈服,便接連幾年侵入趙國地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又搞花招,請趙惠文王到澠池(今河南澠池縣西)去會見。趙惠文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留在趙國輔助太子留守。
澠池會上,秦昭襄王故意請趙惠文王彈瑟,並且當場讓秦國的史官記錄下來,以羞辱趙惠文王。藺相如見到這種情形,上前也請秦王為趙王擊缶,“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秦王不得已,隻得擊了一下缶,藺相如也招呼趙國史官把此事記錄下來。宴飲完畢,秦王“終不能加勝於趙”。再加上趙國“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藺相如兩次出使,保全趙國不受屈辱,立下大功,趙惠文王封他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私下說:“我為上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還放出話說:“我見相如,必辱之。”藺相如聽說後,裝病不去上朝,以避免同廉頗爭上下。出門在路上遠遠望到廉頗,也都回避著他。藺相如手下的門客都不服氣,責備藺相如不該這樣膽小怕事,藺相如問他們:“‘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倶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聽說了這話,感到十分慚愧,便“肉袒負荊”,到藺相如家裏請罪,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從此之後,二人成為“刎頸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