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這次蒙難經過,他後來著有(並由甘永龍編譯)《倫敦被難記》一書,予以詳述。英國政府的營救,正如孫中山在英國報紙上刊登的感謝信所說的那樣,“予此次被幽禁於中國公使館,賴英政府之力,得蒙省釋”,自然是決定因素,但孫中山的老師康德黎、孟生及兩位普通工人賀維、柯爾的雪中送炭,伸出援手,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通過這一幾乎轟動世界的案件,孫中山聲名遠揚。當時駐英武官鳳淩曾在日記中無可奈何地寫道:“十九日獲孫文案,反為該人成名。”這當然是清政府始料未及的。
三、聶榮臻救日本孤女
1940年8月,八路軍在彭德懷副總司令的指揮下,發起“百團大戰”,給日寇以沉重打擊。在進攻井陘煤礦的戰鬥裏,八路軍戰士救起了兩個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歲,小的還在繈褓之中。井陘火車站的日本副站長,是這兩個女孩的父親,受了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他的妻子也在炮火中喪身。麵對兩個小孤女,戰士們很同情,馬上向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請示如何處理。聶司令當即答複他們: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揮所。
孩子送到後,聶司令先抱起那個受傷的嬰兒,他看到傷口包紮得很好,孩子正安詳地入睡。他囑咐醫生和警衛員好好護理這個孩子,並讓人打聽附近村裏是否有正在哺乳期的婦女,快給這個孩子喂奶。聶司令牽著那個大女孩的手,給她吃梨,他很喜歡這個女孩。安頓好兩個小孩後,聶司令讓炊事員做了一盆稀飯,抱起大女孩,親自用小勺喂她。通過翻譯,知道這個女孩叫美穗子。此後,美穗子一直跟著聶司令員,常常用小手拽著他的馬褲腿,惹人憐愛。經過反複考慮,聶司令覺得還是將這兩個女孩送回去為好:她們如能平安地回到日本故土,盡管父母已雙亡,但總會有些親戚照顧她倆,比留在中國好。何況殘酷的戰爭不知何時結束,環境也太艱苦。後來,他找了一個可靠的老鄉,用挑子把兩個小孩送往石家莊。他和指揮所的同誌擔心孩子在路上哭,還在筐裏放了不少梨子。
聶司令給日本官兵寫了一封信,讓這個老鄉拿著。現將此信的原文節引如下:
日本軍官長士兵諸君:
曰閥橫暴,侵我中華,戰爭延綿於茲四年矣。中日兩國人民死傷殘廢者不知凡幾,輾轉流離者,又不知凡幾。此種慘痛事件,其責任應完全由日閥負之。
此次我軍進擊正太線,收複東王舍,帶來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於炮火中,其父於礦井著火時受重傷,經我救治無效,不幸殞命。餘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僅五六齡,一女尚在繈褓中,彷徨無依,情殊可憫。經我收容撫育後,茲托著人送還,請轉交其親屬撫養,幸勿使彼輩無辜孤女淪落異域,葬身溝壑而已。……我八路軍本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義,有始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鬥到底,必當與野蠻橫暴之日閥血戰到底。深望君等翻然覺醒,與中國士兵人民齊心合力,共謀解放,則日本幸甚,中國亦幸甚。
專此即頌
安好
聶榮臻八月二十二日
這封信沒有加封。兩個小女孩送交日軍後,日軍回了信,說八路軍這樣做,他們很感謝。以後,美穗子回到了日本,長大成人。她的小妹妹則因傷重死於石家莊醫院。
四、搶救美軍飛行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美兩國人民曾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結下深厚的戰鬥友誼。在反法西斯戰爭的後期,美國空軍經常出動飛機去奔襲、轟炸日本本土的軍事、戰略目標。因種種原因,飛機曾經好幾次失事,墜落在中國沿海地區,都受到了中國人民的積極營救、救死抉傷、安全轉移,成為中美兩國關係史上的動人篇章。
1944年2月11日,美軍著名將領陳納德將軍率領的第十四航空隊飛行員指揮兼教官的敦納爾,克爾中尉,率領二十架戰鬥機從桂林機場起飛,護衛十三架轟炸機襲擊九龍日軍的啟德機場。在香港上空,與日本空軍激戰,克爾的座機不幸中彈起火,克爾被迫跳傘逃生。他被南風吹到機場北麵新界觀音山上空,慢慢降落。日軍見狀,即派出搜索部隊,向觀音山進發。這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抗日武裝東江遊擊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手槍隊員、年僅十四歲的少年李石剛好送信路過此地,看到克爾,判定他是抗日盟軍成員,就用手勢招呼他快跟自己跑,來到觀音山外的芙蓉別村附近的一個山坳裏。李石將克爾藏在隱蔽處,就跑到村裏找到港九獨立大隊負責民運工作的女同誌李兆華。李兆華見日寇已一邊開槍,一邊追過來,就立即讓人將克爾轉移到較為偏僻的吊草岩山坳處隱藏起來。隨後,她得悉日軍已出動上千人包圍這一帶,便又機智地將克爾轉移到日軍據點附近的北圍村山窩裏。這裏處在日軍的眼皮底下,反而安全。為解救克爾,港九獨立大隊手槍隊用“調虎離山計”,在日軍心髒地區開展麻雀戰,騷擾敵人。日軍惶惶不安,被迫抽回部分兵力。一個星期後,克爾被遊擊隊員輾轉送到東江縱隊司令部。不久,克爾就安全地回到了桂林第十四航空隊隊部。同年6月11日,東江縱隊《前進報》刊登了克爾的感謝信和五幅他本人畫的脫險經過的漫畫。信中寫道:“我二月十一日給你們勇敢的人安全地和舒適地在敵人中間藏匿起來……中國抗戰已贏得全世界的景仰,而我們美國人亦以能與你們如兄弟般一同作戰而自傲,在戰爭裏以及在和平的時候,我們永遠是你們的同誌。”後來,這次營救克爾的行動,被拍或電影——《一個美國飛行員》,在各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