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源探索——事情那麼多,我們為什麼總想拖延(1 / 3)

控製我們感性麵的大腦區域叫邊緣係統。心理學家保羅(Paul D.Ma)認為,在進化時間上,邊緣係統比我們的前腦出現得更早。邊緣係統同時也調節我們的本能,它更多的作用是促使人進行自身的生存和物種的延續。

而生存是靠一個二元係統——“戰鬥和逃跑”來處理和實現的,它並不會從失敗中學習,沒有感覺和思考的能力——它的功能僅僅是執行。研究也發現,人類的絕大多數行為的產生都是來自這個區域。

而控製我們理性麵的大腦區域,我們稱之為新大腦皮層(前腦)。它在進化的時間上較邊緣係統更短,後者可能有超過幾十億年的進化,而新大腦皮層可能隻有幾億年的時間,這也就注定邊緣係統的留存部分對人類長期生存的意義更為重大。

但是後者在功能上也非常重要,對動物進入群體生活和在惡劣多變的環境中生存下來都有重要意義。希思兄弟(Chip Heath & Dan Heath)的《瞬變》一書中,就用一個生動的例子說明了新大腦皮層對我們的重要性:

你家的哈士奇不會將糧食儲存起來,等冬天來了不方便外出覓食的時候再拿出來,但是你會。你曉得要控製自己短期享樂的欲望。這個時候人類行為的決策,更多是新大腦皮層在起作用。

大腦在進化過程中,並沒有像尾巴一樣消失,而是在原來大腦的基礎上進行構建。這也讓大腦中存在了更多的原始本能的成分。不過,這對於人類的生存也是非常有益的。

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著作《象與騎象人》中將人類的感性麵和理性麵的關係也做了更為深刻的類比闡述。他將我們的感性麵比作大象,而理性麵比作騎象人。騎象人懂得分析,更為高瞻遠矚,他會對大象下達行為的命令。但是他對大象的控製能力時高時低,很不穩定。而我們的感性麵,也就是大象更為龐大,而且“聽不懂人話”,騎象人無法一直對其有很好的控製權。如果大象和騎象人對前進的方向不一致,騎象人對此往往束手無策。

這就是感性麵與理性麵的矛盾——一個渴望及時享樂,而另一個懂得克製自己。不過,在生活中我們的決策大多都是感性的,帶有情緒的。

當然,感性與理性也不是一直矛盾著。很多人喜歡做計劃,實際上就是在滿足騎象人(理性麵),它對計劃階段帶來的滿足感大於執行階段。而想要說服大象(感性麵),不能用“人話”,它聽不懂,這也是我們知道計劃很不錯但很難去執行的原因。

而想要讓自己執行起來,則需要我們感性麵的配合。前者負責分析,後者負責執行,當它們方向一致的時候,它們的合作會很完美。

控製我們感性麵的大腦區域叫邊緣係統。心理學家保羅(Paul D.Ma)認為,在進化時間上,邊緣係統比我們的前腦出現得更早。邊緣係統同時也調節我們的本能,它更多的作用是促使人進行自身的生存和物種的延續。

而生存是靠一個二元係統——“戰鬥和逃跑”來處理和實現的,它並不會從失敗中學習,沒有感覺和思考的能力——它的功能僅僅是執行。研究也發現,人類的絕大多數行為的產生都是來自這個區域。

而控製我們理性麵的大腦區域,我們稱之為新大腦皮層(前腦)。它在進化的時間上較邊緣係統更短,後者可能有超過幾十億年的進化,而新大腦皮層可能隻有幾億年的時間,這也就注定邊緣係統的留存部分對人類長期生存的意義更為重大。

但是後者在功能上也非常重要,對動物進入群體生活和在惡劣多變的環境中生存下來都有重要意義。希思兄弟(Chip Heath & Dan Heath)的《瞬變》一書中,就用一個生動的例子說明了新大腦皮層對我們的重要性:

你家的哈士奇不會將糧食儲存起來,等冬天來了不方便外出覓食的時候再拿出來,但是你會。你曉得要控製自己短期享樂的欲望。這個時候人類行為的決策,更多是新大腦皮層在起作用。

大腦在進化過程中,並沒有像尾巴一樣消失,而是在原來大腦的基礎上進行構建。這也讓大腦中存在了更多的原始本能的成分。不過,這對於人類的生存也是非常有益的。

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著作《象與騎象人》中將人類的感性麵和理性麵的關係也做了更為深刻的類比闡述。他將我們的感性麵比作大象,而理性麵比作騎象人。騎象人懂得分析,更為高瞻遠矚,他會對大象下達行為的命令。但是他對大象的控製能力時高時低,很不穩定。而我們的感性麵,也就是大象更為龐大,而且“聽不懂人話”,騎象人無法一直對其有很好的控製權。如果大象和騎象人對前進的方向不一致,騎象人對此往往束手無策。

這就是感性麵與理性麵的矛盾——一個渴望及時享樂,而另一個懂得克製自己。不過,在生活中我們的決策大多都是感性的,帶有情緒的。

當然,感性與理性也不是一直矛盾著。很多人喜歡做計劃,實際上就是在滿足騎象人(理性麵),它對計劃階段帶來的滿足感大於執行階段。而想要說服大象(感性麵),不能用“人話”,它聽不懂,這也是我們知道計劃很不錯但很難去執行的原因。

而想要讓自己執行起來,則需要我們感性麵的配合。前者負責分析,後者負責執行,當它們方向一致的時候,它們的合作會很完美。


虛假的疲勞

——為什麼我們總想要放棄

一台連續不斷工作的機械,可能因為金屬疲勞現象而折斷,也可能因為摩擦過度,產生太多的熱量而燒壞。人類也是如此,如果一直處於工作的負荷狀態,那麼我們也可能像機械一樣提前報修或者壞掉。為了減少這種問題,我們的大腦一直在保護我們。它會通過各種形式的提醒和行為激發,讓自己恢複,或者告訴我們它累了需要休息。而大腦常見的保護機製就是睡眠、遺忘、逃避和不適應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