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西蒙斯(Daniel Simons)和克裏斯托弗·查布裏斯(Christopher Chabris)為了研究人的選擇性注意的現象,設計過一項實驗——看不見的“大猩猩”。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所有被試者觀看一場籃球比賽的錄影帶。在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分為“白衣隊”和“黑衣隊”。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研究人員要求被試者記錄“白衣隊”球員總的投籃次數。
在比賽過程中,研究人員讓一個裝扮成大猩猩的人走到播放錄像的場地中間,保證所有人都能夠看到,而且這隻“大猩猩”在場地中間來回走了多次,且通過猛拍胸脯來吸引被試者的注意力。
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對大家的紀錄結果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大家對“白衣隊”球員總的投籃次數的統計誤差不大。但是,當被試者被問及是否看到“大猩猩”的時候,超過一半的被試者的回答都是沒有。
當研究人員要求被試者記錄“白衣隊”總的投籃次數時,他們的注意力都被聚焦到了某個方麵,即使出現非常明顯的“黑猩猩”,被試者也沒有看到。這就是我們在認知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將我們的注意力都放在某個點上,而忽視全局。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某個特定的範圍內時,我們就會自發地忽視和屏蔽與我們目標不相關的信息,從而被我們所掌握的單一維度的信息所拘囿。
2.思維窄化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提過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越想賺錢反而越賺不到錢?
實際上,這就是因為,在我們思考的維度不夠高的時候,將自己的思維縮窄到了金錢上麵。我們以為自己思考得非常全麵,但很多有用的信息卻因為我們的選擇性注意而被忽視,而被忽視的信息又導致了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
如果我們固定了我們的角色,那麼我們看待事物所總結出來的觀點會非常單調。我曾經跟朋友說,我非常不喜歡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因為它讓我感覺非常封閉,而且這個圈子裏的大多數人都會礙於朋友關係而不會去否定我們的觀點,這就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我們是對的。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與我們的注意力選擇性有關,我們選擇了那些與我們觀點相近的人做朋友。這就容易造成我們的注意力窄化,很難看到更大的世界。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利用別的領域的知識來解釋我們所麵臨的問題,我們則經常會有新的啟發。
3.能力的“釘子理論”
曾經有人提出過這麼一個觀點:我們的能力應該像一個圖釘,在一個點上很精尖,但是我們也需要足夠的基本麵去保護自己。
當自己使用這個圖釘時,不會讓自己因觸碰到釘尖而受傷。如果想要讓自己在認知事物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全麵和有效,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寬自己的思維麵。
一些公司為了營銷產品會吹噓一些專業名詞,在外行看來顯得非常高大上。比如普通的不鏽鋼說成“奧氏體304”。
這些名詞一聽都感覺很有技術含量,但是本質上這些都是非常日常的事物。如果沒有一些常識,我們很容易被忽悠。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高價低配的商品還能夠流通的原因,因為大多數人都缺乏這些常識。
我們在看待事物、學習事物時,也需要有這種多維角度看問題的想法。在我們的專業領域我們要有所長,但是別的方麵的知識儲備也不應該是零。這樣既能保護自己不容易上當,也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多啟發。
所以,我們也應該感謝我們的基礎教育,讓我們在每個方麵都有基礎常識,擴寬我們的思維。這樣,我們就不至於產生過強的專業偏差,讓自己的思維發生窄化和偏見。
攀登障礙
——學習也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
學習的意義到最後都是為了用。即使我們讀“無用之書”,那些思想最後也會被我們用起來,構建成我們的思維體係和價值觀念,進而指導我們的行為。
不過,無論我們讀實用書還是讀“無用書”,如果想要讓我們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益,我們則需要將那些知識付諸實踐,否則我們很難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目的。
1.學習的等級
美國教育學家本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在其著作《教育目標分類:認知領域》中,將學習目標分為三個類別:認知、情感、技能。而這三個類別在認知領域中由低到高細分為六個層級: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
識記:就是記憶,能回憶具體事實的概念、方法和原則等基礎知識;
理解:就是把握知識材料的意義,能夠解釋,對事實進行組織,從而搞清事物的意思;
應用:應用信息和規則去解決問題或理解事物的本質,將其遷移到不同的情景;
分析:把複雜的知識整體分解,並理解各部分之間的聯係,解釋因果關係,厘清事物的本質;
綜合: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和聯係,從而創建新的思想並預測可能的結果;
評價:依照某種標準對所得信息做出評價和比較。
這六種思維級別被廣泛接受和使用。這份認知技能列表,按照從簡單到複雜的順序排列。最簡單的認知技能是對知識的回憶,最複雜的認知技能是對觀點的價值做出判斷。如果我們沒有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拿出來實踐,那麼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會一直停留在低等級的收獲上,缺乏深度。
在大腦的運行機製中,我們不經常使用的知識會被消磨和“壓縮”,即使我們依然擁有推理和分析的能力,但是最基礎的那部分卻容易遺失,這樣我們就無法更好地應用這些知識了。所以,我們也需要通過不斷重複來實現記憶的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