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社會公眾的監督和傳統的處事習慣,也成為誘發官員心理危機的原因之一。隨著我國民主進程的加快,官員在正常工作狀態下的一言一行,被置於公眾的視線監督之下,稍有不慎,便可能招致麻煩。剛剛過去的2009年,比如“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你敢在新華網曝光,我就叫它關閉”“我們是有身份的人”等“雷人語錄”的官員,不但引來非議,有的甚至還丟官挪位。
再者,高壓反腐的壓力。官員掌握著一定的人、財、物的支配權,由於我國缺乏完善和健全的官員財產申報製度、回避製度等防止利益衝突的機製,在社會資源分配過程中,官員麵臨眾多的誘惑,“尋租交易”使官員成為腐敗“高危人群”,在眾多誘惑和高壓的反腐態勢之間,官員的心態常常處在心理矛盾和失衡之中,容易產生嚴重的心理危機。
以往就有些官員經不住誘惑而腐敗,但又擔心腐敗問題敗露難獲饒恕,直接導致心理壓力過大而選擇自殺。還有的官員深陷腐敗串案泥潭,意欲脫身卻難以自拔,最終在痛苦之中選擇自殺。
此外,家庭生活的壓力。在日益激烈的官場競爭環境下,由於官員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工作和應酬中,無暇顧及家庭成員的感情,比如缺乏夫妻交流、忽視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從而使一些官員在內心裏一種愧疚感,導致家庭產生不和諧,甚至出現危機,從而給官員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不可否認,官員在各種壓力下,加上在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對官員的培訓,往往側重在政治思想和業務水平上,而在思維方式和領導方式科學化上缺乏足夠的訓練,加上長期忽視心理上的關注和關懷,以致官員的心理壓力無法找到緩釋渠道,從而影響工作和事業,甚至導致自殺悲劇的發生。
“隨著挑戰不斷增加,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官員出現心理危機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加大。”浙江省金華市第二醫院心理谘詢室主任施承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雖然有關部門越來越重視官員心理健康,但仍然停留在一個表層的階段,很少有實質性舉措。因此,在幹預官員心理危機上的意識和舉措,就很有必要加大力度。”
官員心理減壓“試水”
中央和有些地方已意識到官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005年6月,中組部發文《要重視和關心幹部的心理健康》認為:“總體上幹部隊伍心理是健康的,但是確有少數幹部因心理負擔過重而出現焦慮、抑鬱等問題,甚至有個別幹部心理嚴重失調,導致精神崩潰。”
此文還要求,“把對幹部心理素質的考察了解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對於心理素質的考察方法,“也可以引入一些心理學方法和現代化手段進行必要的測試”。
2006年3月29日,中央印發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指出:“要全麵提升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和健康素質。”健康素質不僅包括沒有疾病或不虛弱的傳統意識,而且內含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完美狀態。
2010年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在四川調研時也強調,基層幹部承受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和心理壓力都很大,要具體幫助基層幹部克服困難,積極疏導基層幹部的心理壓力。
在此前,有些地方還把官員的心理測試和考核納入執政視野。2002年始,四川省紀委就每年對機關所有官員進行一次心理測試,省委組織部在個別選調官員時,也尤其關注其心理健康問題。
2005年9月30日,北京市麵向全國公開選拔13名副局級官員和市屬企業高管時,也在筆試開始前增加了心理試題。但與四川不同的是,北京的心理測試成績不算分,而隻是一個文字性的評價。
2007年8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廳(局)以上官員開設“時代前沿知識”係列講座,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受邀給與會官員上了一堂精彩的心理健康知識培訓課;2009年暑假期間,天津市公路局邀請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齊善鴻教授給局裏的官員上了一堂“道家養生與身心健康”的課,均受到了官員的熱烈歡迎。
但是,目前各地對官員心理危機的幹預,總體效果並不理想。一個主要原因是,現行的官員培訓往往側重於政治說教,忽視精神心理健康方麵的關注。有些地方組織部門也開展談心談話方式的心理谘詢活動,但有關隱私泄露的恐懼心理,還是在很大程度上令官員對這樣的心理谘詢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