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論小乘安樂延年法四門(1)(2 / 3)

從夏至開始,這時,天中的陰氣開始下降,一氣十五日中,陰氣下降七千裏。三氣為一節,一節四十五日,陰氣下降共計二萬一千裏。二節為一時,一時九十日,陰氣下降共計四萬二千裏,正好達到天地的中間,而且陰氣交於陽位,這時,陽氣中陰氣占了一半,其氣為涼,天時應當是秋分。此後,陰氣下降進入陰位,才稱為得氣而降。如此下降四十五日為立冬。立冬之後,再下降四十五為冬至。陰氣降到冬至,累計下降八萬四千裏到達了地,此時是陰中有陰,其氣為寒,積陰生陽,一陽生於二陰之中為坎卦。

從冬至之後,一陽開始複生,如同前麵描述的,運行不止,周而複始,不失於大道。冬至以後陽氣生成,上升到達天,夏至以後陰氣生成,下降到達地。夏至陽氣升到天時,陽中生有一陰;冬至陰氣降到地時,陰中生有一陽,所以稱為夏至、冬至。陽氣上升時,經過春分後進入陽位,離開了陰位;陰氣下降時,經過秋分後進入陰位,離開了陽位,所以稱為春分、秋分。冬至陽氣上升之後,從上往下,不是沒有陰氣下降,所降的陰氣是陽氣中遺留的陰氣,在陽位中就消散而盡了,縱使有所下降,與上升的陽氣相遇,其陰氣也就微不足道了;夏至陰氣下降之後,從下往上,不是沒有陽氣上升,所升的陽氣是陰氣中遺留的陽氣,在陰位中就消散而盡了,縱使有所上升,與下降的陰氣相遇,其陽氣也就微不足道了。

陰氣陽氣的升降,上下不超出八萬四千裏,往來不超過三百六十日,在溫、涼、寒、熱的四氣中認識陰氣和陽氣,在陽升陰降的八節中認知天地。用天機來衡量,這隻是天道中的一點點,如果隻憑借人的口說耳聽,來比較、衡量天地之道,怎麼能夠通過度量、計算來知道它呢?”

疏解:

從天地說明“匹配陰陽”:

從空間、時間、能量三個方麵認識天地:

從空間方麵講,上為天,下為地,天地之間相距八萬四千裏。上麵的四萬二千裏的空間稱為陽位,下麵的四萬二千裏的空間稱為陰位。陽位與陰位相匹配。

從時間方麵講,一年分為四時、八節、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其春夏秋冬、晝夜交替導致的溫涼寒熱相匹配。

從能量方麵講,在一年四季中,天地的運行導致天地之間的陰陽之氣,以及陰中之陽氣、陽中之陰氣都在有規律地變化著。陰氣與陽氣相匹配,陰中之陽氣與陽中之陰氣相匹配。

所以,“匹配陰陽”,即匹配天地之間的時間、空間和能量。

原文:

《比喻》曰:“道生萬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為物中之靈者。別求於道,人同天地,以心比天,以腎比地,肝為陽位,肺為陰位。心腎相去八寸四分,其天地覆載之間比也。氣比陽而液比陰。子午之時,比夏至、冬至之節。卯酉之時,比春分、秋分之節①。以一日比一年,以一日用八卦,時比八節,子時腎中氣生,卯時氣到肝,肝為陽,其氣旺,陽升以入陽位,春分之比也。午時氣到心,積氣生液,夏至陽升到天而陰生之比也。午時心中液生,酉時液到肺,肺為陰,其液盛,陰降以入陰位,秋分之比也,子時液到腎,積液生氣,冬至陰降到地而陽生之比也。周而複始,日月循環,無損無虧,自可延年。”

注釋:

(1)子時、卯時、午時、酉時:用十二地支代表一天的十二個時辰。子時為23——1時,卯時為5——7時,午時為11——13時,酉時為17——19時。

譯文:

《比喻》說:“大道生育了萬物,天地是萬物中最大的,人是萬物中最靈的。人追求大道時,把人要等同於天地,以心比天,以腎比地,肝為陽位,肺為陰位。心腎相距八寸四分,它可以比喻天地覆載之間。用氣比喻陽氣,用液比喻陰氣。用子時和午時比喻夏至和冬至。用卯時和酉時比喻春分和秋分。用人的一日比喻天地的一年,把一日用八卦來表示,時間像天時那樣分為八節。子時腎中氣生,卯時氣到肝,肝為陽位,肝氣旺盛,陽氣上升進入陽位,可以比喻為春分。午時氣到心,積氣生液,可以比喻為夏至陽氣上升到天,陰氣初生。午時心中液生,酉時液到肺,肺為陰位,肺液旺盛,陰氣下降進入陰位,可以比喻為秋分。子時液到腎,積液生氣,可以比喻為冬至陰氣下降到地,陽氣初生。如此周而複始,日月循環,沒有損失,沒有虧缺,自然可以延年。”

疏解:

從人體說明“匹配陰陽”:

人體合於天地,人體類比天地,在時間、空間和能量方麵達到高度和諧:

從空間方麵講,以心比天,以腎比地,肝為陽位,肺為陰位,心腎相距八寸四分。匹配陰陽,即心與腎相匹配,肝與肺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