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心理遠強於我的人很多,他們果真不斷遭遇損失,例如我的爸爸。
意識上,誰都喜歡財神,潛意識卻未必。
聰明的窮爸爸
爸爸的智商非常高,我從小學就一直跟著爸爸做各種小生意,例如賣水果、大米、佐料、菜種、涼席等等。在我們村子,爸爸的經商意識幾乎是最強的,他是最早一批賣水果的和最早一批販大米的。甚至,還在“文革”的時候,他已在偷偷販賣蕎麥了,用一輛自行車馱三四百斤的蕎麥從兩百裏地外的保定販到我們村。“文革”結束後,他還承包過村裏的麵粉廠。
然而,我們家一直很窮,從來沒因此富裕過,而和爸爸一起做任何生意的人,先後都富了起來,我們家一直是緊巴巴地過日子,最窮的時候,連買火柴的錢都沒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個很容易看得到的原因是,爸爸總是遇到壞人。每當他手裏的錢多起來了,他就會遇見一次壞人,於是錢不是被偷就是被騙。
印象最深的是我讀高二的時候,那時爸爸做販賣大米的小生意,因為不斷努力,家境已略有好轉。但有一天,爸爸將5000元的大米批發給了一個人,這筆生意隻能賺80元,而那人還是打白條,說日後給錢。我在外讀書,媽媽和姐姐都反對他這樣做,尤其是姐姐和爸爸大吵了一頓,但這都沒有阻止一向老好人的爸爸做出這個莫名其妙的選擇。
很快就證明,那個人是個騙子,而且他的家裏一貧如洗,他騙我家5000元的大米,也是為了去頂另一筆債務,所以就算後來打官司,法院判我家贏也沒有用,因為那個人根本沒有能力支付那5000元。因為這一事件,以及後來連續數年的追討無果,爸爸受到了很大打擊,一下子老了很多。
後來,爸爸做佐料的小生意,也小攢了一筆錢,他帶著這筆錢進貨。在路上,他將錢包綁在了自行車最前麵的車把上,等到了進貨的店鋪,才發現錢包已不翼而飛。
還有一次,他進了很多貨,需要兩輛三輪車才行,他信任出租三輪車的車夫,讓車夫先騎著車到一個地方等他。結果,那車夫跑了。
最近一次是兩年前,他在家裏被算卦的人用障眼法騙走了一筆錢。
總之,爸爸的一生一直在重複一個模式:每當掙了一筆錢,家境有點好轉了,他就要出事,把錢損失掉。他這輩子始終是一個智商很高且很努力的窮人。
竟與錢過不去
很自然地,作為爸爸的兒子,我多少也繼承了爸爸的這種模式,也是經常在有了一筆“意外驚喜”後會鬧丟銀行卡的事故。
我和爸爸為什麼總是和錢過不去,這到底有什麼心理奧秘?
去年我第一次反思過這個問題,那是在看《生命的重建》這本書時,發現了我的金錢觀大有問題。
這本書中關於“財富”一章列了26種“與錢過不去”的金錢觀:
這種心理遠強於我的人很多,他們果真不斷遭遇損失,例如我的爸爸。
意識上,誰都喜歡財神,潛意識卻未必。
聰明的窮爸爸
爸爸的智商非常高,我從小學就一直跟著爸爸做各種小生意,例如賣水果、大米、佐料、菜種、涼席等等。在我們村子,爸爸的經商意識幾乎是最強的,他是最早一批賣水果的和最早一批販大米的。甚至,還在“文革”的時候,他已在偷偷販賣蕎麥了,用一輛自行車馱三四百斤的蕎麥從兩百裏地外的保定販到我們村。“文革”結束後,他還承包過村裏的麵粉廠。
然而,我們家一直很窮,從來沒因此富裕過,而和爸爸一起做任何生意的人,先後都富了起來,我們家一直是緊巴巴地過日子,最窮的時候,連買火柴的錢都沒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個很容易看得到的原因是,爸爸總是遇到壞人。每當他手裏的錢多起來了,他就會遇見一次壞人,於是錢不是被偷就是被騙。
印象最深的是我讀高二的時候,那時爸爸做販賣大米的小生意,因為不斷努力,家境已略有好轉。但有一天,爸爸將5000元的大米批發給了一個人,這筆生意隻能賺80元,而那人還是打白條,說日後給錢。我在外讀書,媽媽和姐姐都反對他這樣做,尤其是姐姐和爸爸大吵了一頓,但這都沒有阻止一向老好人的爸爸做出這個莫名其妙的選擇。
很快就證明,那個人是個騙子,而且他的家裏一貧如洗,他騙我家5000元的大米,也是為了去頂另一筆債務,所以就算後來打官司,法院判我家贏也沒有用,因為那個人根本沒有能力支付那5000元。因為這一事件,以及後來連續數年的追討無果,爸爸受到了很大打擊,一下子老了很多。
後來,爸爸做佐料的小生意,也小攢了一筆錢,他帶著這筆錢進貨。在路上,他將錢包綁在了自行車最前麵的車把上,等到了進貨的店鋪,才發現錢包已不翼而飛。
還有一次,他進了很多貨,需要兩輛三輪車才行,他信任出租三輪車的車夫,讓車夫先騎著車到一個地方等他。結果,那車夫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