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米花在線書庫經典名著。@@
重含蓄,也不無重混沌的含義。不要太清晰,不要太外露,人的技能與智慧也不要太發展,這樣才能做到樸鄙,保持原生態,簡單化,才更有操控的空間。嗚呼,妙哉亦悲哉!
前麵一直在指責聖人,這一段卻說聖人是國之利器,非以明天下的。那麼是否可以說,聖人的罪過是把治國平天下之道講給了天下百姓,聖人本應該一直藏著掖著?這樣的說法似乎難以苟同。但有一點是對的,如果一個國家的億萬人民都在討論治國平天下之道,如果政治變成了全民熱點狂點,不會是好事。“文革”動員了全民,尤其是動員了青少年,叫做群眾真正發動起來了,如何呢?一個正常的社會,公民關心國家政治,履行公民的義務,行使公民的權利,與尊重社會分工、各司其職、恪盡職守,同時尊重旁人在自己的領域裏的工作,是應該妥善地結合起來的。┳米┳花┳在┳線┳書┳庫┳ht
有一句話精彩,我忒想對之有所發揮:說是“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把聖人的那一大套毀棄掉,才好與老百姓溝通交流,老百姓也才好參政議政。話雖說得過一點,但很有啟發,其核心含義應該是不可將治國理政過分理念化、高調化、意識形態化、價值觀世界觀化、豪華七彩化、概念化、教條化、念念有詞化、雄心壯誌衝九天化,也不要太智謀計策化與防範周嚴滴水不漏化。莊子要的隻是施政的人性化、天性化、生活化、適當淡化、平實化。以至於低調化。否則與民論議,一張口就是空談名詞帽子抽象強辯,老百姓不明白也無興趣,互不搭界,隻能是統治脫離民眾,隻能是真實情況上不來。這些雖是一麵之理,實有寶貴之處。
毀絕鉤繩而棄規矩,(l)工倕(chu)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則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皆外立其德而爚(yu)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