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智巧與知識造成了亂局嗎(3)(1 / 1)

^^一起來看書,一起來聊書,米花在線書庫天天陪著您,打發寂寞無聊的時間,和作者一起暢遊無限的想象空間^^

其實,前一種說法涉嫌阿Q,給老莊披上後現代的外衣就能雄踞於世界上啦?後一種說法,涉嫌假洋鬼子。莊子畢竟是兩千多年前的思想者,他有天大的荒謬,後人也有足夠的時間去糾正之、反其道而行之,你這一代的事情搞不好,能由兩千餘年前的某個文人負責嗎?先秦時期,高論、怪論、妙論、謬論汗牛充棟,誰能對你此後的選擇起決定作用呢?何況,老莊從未成為過中國的執牛耳者的思想主流,沒有哪個皇帝大臣直到民國時期的大總統委員長等接受老莊的思想,並將其確立為國家政策、朝廷行為。孰能無過?孰能負責?

故天下每每大亂,罪在於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

至今天下大亂的局麵屢屢出現,這就是好智的罪過。天下人都知道去追求他們所不知道的東西,而不知道從已經知道的道理知識中尋找做事的指導,以應對麵臨的挑戰;都知道否定他們所不喜歡的東西,卻不知道否定與超越他們已經接受、已經入了局、已經奉為圭臬的一切,所以才會出現天下大亂的局麵。

這一段論述令人拍案稱奇。說智是禍害,我們今天的人恐怕難於苟同。求其不知而不求其知,太棒了,太親切了,一直管用到今天。人們不但常常相信生活在別處,而且會傾向於相信智慧在別處、知識在別處。比如“大躍進”,有人相信糧食產量可以上衛星,深挖地可以挖到兩三米,繩索牽引拉犁可以將中國直接拉入共產主義,卻不相信已經種地種了幾千年的農民的常識。過去,許多國人相信蘇聯的今天是我們的明天,幸虧不是,後來相信別的國家或地區是我們的希望與榜樣,就是不珍惜我們自己的已有的實踐與經驗……

但同時,莊子又提出了要勇於否定自身的偉大命題,你會懷疑你不習慣不熟悉的外來的東西,但是那些你習慣你熟悉的東西就永遠那麼靠得住嗎?靠得住,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落後,有時候會走彎彎繞的路?人真是太需要學習長進了。某個時候,某些問題上,你好高騖遠,胡作非為,自找失敗;另一個時候,另一些問題上,你卻抱殘守缺,諱疾忌醫,打腫了臉充胖子,使自己一錯再錯,坐失良機,用毛澤東的話說是向著被開除(地)球籍的下場走去。莊子這兩句話概括得精彩極了。我們的思想者們,我們對此能夠提出點有創意有針對性的見解來嗎?

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爍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惴耎(run)之蟲,肖翹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亂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種種之民而悅夫役役之佞,釋夫恬淡無為而悅夫啍(zhn)啍之意,啍啍已亂天下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