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老子與兒子的樂趣(2 / 3)

而這樣的局麵已經維持了百年之久……

玄王微微一笑道:“孤曾想過很多人問孤這個問題,卻沒成想竟然是衛師先開口。”說罷起身,將一張早已準備多時的地圖鋪在案上,擺在眾臣麵前,上麵勾勾畫畫想來籌備許久,其上描繪了整個昔日大良天下,玄王意氣風發,將手劃過地圖每一個角落,笑得崢嶸,“衛師所言都不對,孤要的是整個天下。”

“孤要先討青,而後收拾淮候接收機關利器,以此契機為跳板,逐鹿天下,終結這個亂世,建立大玄皇朝!”

“所以,這是一石三鳥。”

玄王蘇允文很會調動人心,眾臣皆驚但心卻極其不爭氣的加速跳動起來,近些年來諸國之間的矛盾與日俱增,不單單是玄與青,其餘五國也是蓄勢待發,任誰都明白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隻是由誰起頭?

由誰來背負戰爭的罪孽。

“王上……”

玄王蘇允文當然知道他們的顧慮,但他沒時間在等了,若非要選一人承擔那何不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中原不需要七個國家,若成,名傳千古!若敗,亦是千古留名!

何懼呼!

銳利的目光掃過麵前幾位,這些人將是那萬裏河山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自百餘年前,諸國皆在休養生息,雖然小規模摩擦不斷,但從未發生過大規模戰役。”

“大玄睡夠了。”

“百年時光,我大玄一直都是居安思危,活的小心謹慎。幾代君主的積攢使得大玄愈發強盛,如今該行動了。”

君臣,心潮彭拜。

“眾卿。”

“臣在。”

“拜托諸位了。”

林相直接走到地圖前,伸出手,指道:“此次南巡走水路實為暗運糧草,經三郡五十八縣,沿途需要盡快吩咐下去,確保萬無一失。”

戶部、兵部兩位尚書紛紛點頭。

“至於王上的安危就要全仰仗衛師了。”林相對衛疏林一禮。

衛疏林看著激昂的君臣,如此……應能建立那太平盛世了吧,答道:“放心吧。”

林相將一件件事情劃分的井井有條,見眾人沒有異議繼續道:“那麼接下來就是,調兵遣將。”

伸出手指向卯城關道:“這次首要目標是以卯城關為起點,進攻青國關隘,崗山關。”手指隨著話音向前推進,大約三百餘裏左右落在崗山關標點上,“以我軍行進速度,不分晝夜疾行可在兩日內趕到。”

看了看左右眾人,見無人反駁,又道:“而我收到了以鎮武元帥姚蔚為首的諸多將領請戰令,除去不可能及時到達的,最近的距離卯城關不足一百裏,最遠的現在發令還來的急。”

“王上,您看?”

玄王沉思道:“不行,範圍還是太大了,你這人做事就是太過保守,此次打著南巡的幌子實為奇襲,如此安排恐怕有暴露行蹤的可能。”

“這樣,無需這般麻煩。”玄王執筆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半圓,道:“半圓以內,同意請戰。半圓之外,老實呆著。”

重臣皆是不由皺起了眉頭,這一畫輕而易舉,卻直接否決了林相所設想幾乎一半的兵力。林相也是神色太不好看,為了不打草驚蛇,從各地區抽調的人手並不多,七拚八湊設為了此次攻打崗山關的先鋒軍,也是為幫助攻打青國的主力大軍開辟道路。

不過林相這人最討喜的優點就是會率先考慮主子所提出的建議。如此,原本近乎二十萬的兵力就剩下不到十萬,若是攻打一關容錯率可就大大減少。風險提升,至於後麵的行動也要縮減,不可在分散兵力隻能逐個擊破關隘了,奪郡更是要等主力軍到達了才行。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最致命的是此次請戰唯一的元帥姚蔚也被畫在圈外。

故而林相請求道:“王上,是否將鎮武元帥姚蔚設為特例。”

玄王早有打算,斬釘截鐵道:“無需,此次孤將親自領兵,坐鎮三軍。孤要在崗山關上看著我大玄的鐵騎馳騁在青國疆土。”

眾人驚驚呼紛紛上言,“不可。”

“王上不可,親自趕往前線已十分冒險,兩軍交戰免不了相互刺探,若在統領全軍無疑將自己的位置暴露給敵國,這無疑是眾矢之的太危險了。”

“請王上收回成命。”

“或,鎮武元帥不行,王上可讓揚威元帥陪同南下。”

“不行,陳棲年此時最大的任務就是坐鎮都城,雖淮候已被牽絆,但事無絕對,沒準還有第二個、第三個,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