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康師傅”浮沉記(1 / 3)

宋文帝劉義隆雖然即位時還是一個不到十八歲的小夥子,但他革命的本錢不行,身體太差,“羸疾積年,心勞輒發,屢至危殆”。

這位年輕的皇帝是二十歲的年齡,六十歲的心髒,一個病秧子,多年來一直生命不息,生病不止。更要命的是他這種病還得的與眾不同,不是那種闌尾炎發作或者身上長個瘤什麼的,醫生幫著哢嚓一刀割掉就一勞永逸了。劉義康的病怪得很,他不能長時間思考問題,隻要持續用腦就會頭痛欲裂,同時還會產生其他一些並發症,每次發作時情況都非常嚴重,多次處於瀕臨死亡狀態,病危通知書都發了好幾次,隻得常年臥床不起。

別人是我思故我在,他是我思故我痛。

這哪行啊,做皇帝是一個日理萬機的活兒,各地的文件、報告每天堆積如山等著批閱答複,全國人民還要緊密團結在以皇帝為核心的朝廷周圍奮勇向前呢,你這核心天天躺在重症監護病房的床上算怎麼一回事呀。

這個肯定不行,必須得讓核心運轉起來。於是乎,離核心最近的皇弟劉義康被推上了前台讓大家圍著轉。呼啦圈再能轉,也必須套在一個人身上才行啊。

宋文帝對劉義康是非常放心的,覺得他是個好弟弟。的確,劉義康在皇帝哥哥生病期間,恨不得康師傅變身康必得,對哥哥的照顧無微不至,絕對的五星級服務,“義康盡心營奉,藥石非口所親嚐不進,或連夕不寐”。

劉義康成了文帝的專職護士長,白天給他講故事解悶,晚上為他蓋被子禦寒,盡心侍候,全麵周到,經常是連續幾個夜晚都忙得沒空合眼。對於文帝所有需要服用的湯藥,劉義康都先經自己親口嚐用後再送給文帝服用。

中藥那棕黑顏色倒是和可口可樂有點相像,但喝中藥是很委屈舌頭和額頭的一件事,苦得人舌頭發麻額頭發皺。劉義康孜孜不倦地口嚐中藥的細心貼心行為讓文帝很是感動。嚐藥不光是為了把握湯藥的溫度,更重要的是傳遞出一種安全信息:這是安全藥,裏麵絕沒有毒,請放心喝吧,要是中毒的話,弟弟我先倒地。

這弟弟真好,比藥監局長盡職多了。

宋文帝對弟弟的特級看護充滿感激,覺得弟弟和自己親骨肉,心連心,便在生病時放手讓劉義康代自己管理天下,“上由是多委以事,凡所陳奏,入無不可;方伯以下,並令義康選用,生殺大事,或以錄命斷之”。

這段史籍透露出的三點重要信息足可見證劉義康當時在朝廷的當紅程度,也可以說是宋文帝授予了劉義康三條特權:

第一條是行政權。文帝把國內所有行政事務都交給劉義康處理,對劉義康批閱過的各地奏章,宋文帝從不複查,一律照準。你辦事,我放心,你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無論啥事,你說咋辦就咋辦。

宋文帝劉義隆雖然即位時還是一個不到十八歲的小夥子,但他革命的本錢不行,身體太差,“羸疾積年,心勞輒發,屢至危殆”。

這位年輕的皇帝是二十歲的年齡,六十歲的心髒,一個病秧子,多年來一直生命不息,生病不止。更要命的是他這種病還得的與眾不同,不是那種闌尾炎發作或者身上長個瘤什麼的,醫生幫著哢嚓一刀割掉就一勞永逸了。劉義康的病怪得很,他不能長時間思考問題,隻要持續用腦就會頭痛欲裂,同時還會產生其他一些並發症,每次發作時情況都非常嚴重,多次處於瀕臨死亡狀態,病危通知書都發了好幾次,隻得常年臥床不起。

別人是我思故我在,他是我思故我痛。

這哪行啊,做皇帝是一個日理萬機的活兒,各地的文件、報告每天堆積如山等著批閱答複,全國人民還要緊密團結在以皇帝為核心的朝廷周圍奮勇向前呢,你這核心天天躺在重症監護病房的床上算怎麼一回事呀。

這個肯定不行,必須得讓核心運轉起來。於是乎,離核心最近的皇弟劉義康被推上了前台讓大家圍著轉。呼啦圈再能轉,也必須套在一個人身上才行啊。

宋文帝對劉義康是非常放心的,覺得他是個好弟弟。的確,劉義康在皇帝哥哥生病期間,恨不得康師傅變身康必得,對哥哥的照顧無微不至,絕對的五星級服務,“義康盡心營奉,藥石非口所親嚐不進,或連夕不寐”。

劉義康成了文帝的專職護士長,白天給他講故事解悶,晚上為他蓋被子禦寒,盡心侍候,全麵周到,經常是連續幾個夜晚都忙得沒空合眼。對於文帝所有需要服用的湯藥,劉義康都先經自己親口嚐用後再送給文帝服用。

中藥那棕黑顏色倒是和可口可樂有點相像,但喝中藥是很委屈舌頭和額頭的一件事,苦得人舌頭發麻額頭發皺。劉義康孜孜不倦地口嚐中藥的細心貼心行為讓文帝很是感動。嚐藥不光是為了把握湯藥的溫度,更重要的是傳遞出一種安全信息:這是安全藥,裏麵絕沒有毒,請放心喝吧,要是中毒的話,弟弟我先倒地。

這弟弟真好,比藥監局長盡職多了。

宋文帝對弟弟的特級看護充滿感激,覺得弟弟和自己親骨肉,心連心,便在生病時放手讓劉義康代自己管理天下,“上由是多委以事,凡所陳奏,入無不可;方伯以下,並令義康選用,生殺大事,或以錄命斷之”。

這段史籍透露出的三點重要信息足可見證劉義康當時在朝廷的當紅程度,也可以說是宋文帝授予了劉義康三條特權:

第一條是行政權。文帝把國內所有行政事務都交給劉義康處理,對劉義康批閱過的各地奏章,宋文帝從不複查,一律照準。你辦事,我放心,你的意見就是我的意見,無論啥事,你說咋辦就咋辦。

第二條是人事權。“方伯以下,並令義康選用”。

方伯不是姓方的大伯,而是一個曆史詞組,地方行政長官的意思。包括太守在內的最高地方官員,劉義康可以直接任命,叫誰當就誰當。這種決定別人升遷之路的權力是最大的權力,在官本位社會裏,也是最容易產生腐敗的權力。你能提拔我,我就給你送錢送美女,請你去紅樓吃飯,去天上人間消遣。不過那時候沒有紅樓,隻有青樓,劉義康如果願意去的話,估計不提前兩月預定根本約不到他,他那時候就是這麼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