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康師傅”浮沉記(2 / 3)

第三條是司法權。“生殺大事,或以錄命斷之”。

“錄”是“錄尚書事”的簡稱,錄尚書事是劉宋時期最顯赫的官位,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常委總理,劉義康當時身兼一大堆職務,錄尚書事是其中之一。他憑這個身份竟然可以行使生殺大權,大臣作奸犯科,他一聲令下,就能判你個死刑立即執行,上訴都沒機會,皇帝天天在家庭病房裏喝藥呢,誰給你複核案件!

這三權在手,其實就是天下在手。劉義康此時的角色等同於皇帝授權的代理人,皇帝身體有恙,一切本應由皇帝處理的事務全權授予皇帝弟弟,除了省部級以上高官的任命需皇帝批準外,其他一切朝政均由劉義康決定。

在這個金字塔頂的位置上,劉義康紅得發紫,“勢傾遠近,朝野輻湊,每旦府門常有車數百乘”。

四麵八方的廣大幹部群眾都對他巴結奉承,他家門口簡直成了個大停車場,每天早晨剛一開門,幾百輛豪車就齊刷刷停在那兒了。這些車都是彙報工作或者要求調動工作的各色人群的座駕。

那會兒,向他獻媚的人無處不在,“時四方獻饋,皆以上品薦義康,而以次者供禦”。

這事真是過分了。各地進貢給朝廷的貢品,無論是好吃好玩好用的東西,都好中選優,分成兩部分,最上等的送給代理皇帝劉義康,次等品進獻給真正的皇帝劉義隆。

你說這些官員多現實,以“縣官不如現管”的厚黑理論指導自己,太壞了。本來這種壞劉義隆一直不知道,他天天在病房裏宅著,哪知道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不無奈。

但有時候,精彩和無奈之間隻有一個柑橘的距離。

柑橘即甜橙,不過在南朝時甜橙一詞還沒有出現,這個詞語組合是在明朝時才有的。甜橙大家都喜歡吃,街上遍地都是,那些時常被城管在街頭追得挑著擔子到處躲逃的小商販們,不少都是賣甜橙的。這東西現在普通得不行,但在古代,甜橙屬於皇宮特供水果之一。

某年冬天,病號劉義隆在吃特供柑橘時感歎質次味差,“上嚐冬月啖甘,歎其形味並劣”。

宋文帝拿個柑橘吃著吃著就呸呸呸了,今年柑橘怎麼這麼差,這都什麼柑橘呀,個這麼小,還忒難吃,跟嚼蠟似的。

劉義康聽到皇帝哥哥的抱怨,立馬接茬說:“今年柑殊有佳者。”

誰說今年柑橘質量差呀,有質量好的呀,我家就有個大皮亮,西瓜大又圓的那種,我馬上派人給你取來。

一會兒,劉義康家的柑橘送來了,宋文帝一看,果然不愧是康師傅大品牌啊,那些柑橘個個光亮圓潤,賣相十足,“大供禦者三寸”,每個柑橘都比皇上吃的直徑大三寸以上。

你說皇帝看到這種情況能不生氣嗎?敢情我皇帝哥哥吃的是雞蛋大的柑橘,你宰相弟弟吃的是鴕鳥蛋大的柑橘!怪不得這柑橘生澀不甜,原來大的甜的都被送到你府上去了。

宰相弟弟的精彩生活讓皇帝哥哥很不快活,這事讓哥哥給弟弟記了一次扣分,跟駕照扣分差不多,等記滿了12分,宰相資格就吊銷了。

不過吃柑橘那會兒,宋文帝並沒有反應太強烈,隻是將這次不愉快默默放在心裏,因為當時他有龍體欠佳的無奈,另外,這個宰相弟弟確實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把朝廷各項事務都處理得很是圓滿。

劉義康雖然書讀得少,沒什麼高深文化,但他的工作能力很強,是個當官的好料子,對於這個特點,他的傳記中有“性好吏職,銳意文案,糾剔是非,莫不精盡”的文字記載。

“性好吏職”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說這個人天生喜愛和擅長行政工作,閱讀公文,審查方案,點評對錯,方方麵麵都很稱職。

劉義康同誌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是值得讚賞的,“自強不息,無有懈倦”,如果用現代語言表述,所有歌頌全國勞模的詞都能用到他身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成果卓著……

倘若劉義康一直這麼誠勤誠懇地和劉義隆“哥倆好”下去,為人民服務,為哥哥服務,那他的最後結局應該是圓滿的,決不至於落得個淒慘被殺的下場。因為現有資料表明,劉義隆並不是一個嗜殺的君王,對他也是曾講過兄弟之誼的。

但是好景不長,哥倆親密無猜的日子很快便隨著劉義康的專橫而漸去漸遠,兩個人交惡的主要原因是劉義康不識大體、不拘小節,“驕縱,率心而行,不複存君臣形跡”。

可能是當家做主時間長了產生錯覺了,把自己這個皇帝替身當成真皇帝了,劉義康越來越驕縱,拿皇帝不當回事。另外,他覺得皇帝是自己的親哥哥,在君臣禮儀方麵非常不講究,大大咧咧,應有的那種臣下對於君上的禮節統統省略,在皇帝麵前說話也不注意方式,咋咋呼呼,口無遮攔。

如此做派被皇帝拋棄一點也不意外。君臣禮儀是最講究的禮儀,你見到皇帝拍他肩膀,喊他哥們兒,喊得再親熱他都會冒火的。在皇帝麵前,隻有皇帝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這樣的直係長輩可以不行君臣之禮,其他人見了皇帝必須得施行君臣大禮,該跪地的跪地,該磕頭的磕頭,馬虎不得。劉義康不讀書,不懂禮義至上的儒家文化,在這方麵惹得皇帝一肚子氣,給扣掉了好幾分,可見不讀書是件很要命的事。

劉義康幹的最要命的一件事是“私置僮六千餘人,不以言台”。他偷偷招設了一支六千多人的衛士部隊,對宋文帝瞞得嘴巴鐵緊,沒報告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