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四年(1824年),曾國藩跟隨父親第一次到長沙府參加童子試。一天,父親的朋友衡陽廩生歐陽凝祉到曾家做客,曾竹亭要歐陽凝祉出個題目當麵考考曾國藩。歐陽凝祉於是要曾國藩以“青雲共登梯”為主題作一首詩,詩寫成後,他稱讚曾國藩將來必定是“金華殿中人”,並認曾國藩做了自己的女婿。
道光六年(1826年),曾國藩第二次到長沙府應試,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績。他非常自傲,認為是主考官閱卷不公,為諷刺考官兩目無光,還特地買了一副老花鏡作禮物送給了主考官。
道光十一年(1831年),曾國藩從衡陽唐氏家塾汪覺庵師處回到自己所在的縣後,肄業於湘鄉縣的漣濱書院。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國藩參加甲午鄉試中第三十六名舉人。十一月起身趕往京城參加第二年的會試,結果卻名落孫山,但剛好趕上皇太後六十大壽,第二年增加一次恩科會試。因從湘鄉到北京,來回路上花銷太大,曾國藩在征得父親的同意後,決定留在京城一年,等待明年的恩科會試。曾國藩居住在“長沙會館”裏,花費也不多。在京居住的一年多時間,漸漸開闊了曾國藩的眼界,他除了繼續研讀經史外,又很快沉醉於唐宋的詩詞和古文中。他覺得古文可以任意發揮見解,比起八股文來實在是更有生氣,也更有意義。但第二年的恩科會試,曾國藩再次與登第無緣。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再次參加會試,中得貢生第三十八名。四月,中正大光明殿複試一等,殿試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依據慣例,列三甲者是不能進入翰林院的,曾國藩感到十分慚愧,第二天就打算回去,不想去參加朝考,同去的郭嵩燾千方百計加以勸阻,他才留下來參加了朝考。朝考入選後,他於五月初二日被引見,之後改為翰林院庶吉士。至此,曾國藩走完了自己的科舉之路。
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曾國藩參加翰林院的散館考試,列二等第十九名,被任職為翰林院檢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曾國藩參加翰詹廷試,名列二等第一,被任職為翰林院侍講。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曾國藩任翰林院教習庶吉士,九月,分校庶常館,十二月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五月,曾國藩被任命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六月,轉補左庶子。九月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講學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湘籍京官上書皇帝言事,由曾國藩寫奏折,他由此成為湘籍京官之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四月,曾國藩參加翰詹大考,得二等第四名的成績,至此,他才最後通過了仕途上層層的八股考試。六月,曾國藩被任命為內閣學士,同時兼禮部侍郎頭銜。對於自己幾年來的平步青雲,連曾國藩自己都感到驚詫不已,他在寫給祖父的信中說:“孫由從四品驟升二品,超越四級,遷擢不次,惶悚實深。”雖然他是這樣說的,但內心卻是高興得很,在同一天寫給叔父母的信中,他說:“常恐祖宗之福,自我一人享盡。”第二天,又用非常自負的口吻給在家的三個弟弟寫信說:“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三朝尚無一人;近來中進士十年得閣學者,惟壬辰季仙九師、乙未張小浦及予三人。”
道光四年(1824年),曾國藩跟隨父親第一次到長沙府參加童子試。一天,父親的朋友衡陽廩生歐陽凝祉到曾家做客,曾竹亭要歐陽凝祉出個題目當麵考考曾國藩。歐陽凝祉於是要曾國藩以“青雲共登梯”為主題作一首詩,詩寫成後,他稱讚曾國藩將來必定是“金華殿中人”,並認曾國藩做了自己的女婿。
道光六年(1826年),曾國藩第二次到長沙府應試,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績。他非常自傲,認為是主考官閱卷不公,為諷刺考官兩目無光,還特地買了一副老花鏡作禮物送給了主考官。
道光十一年(1831年),曾國藩從衡陽唐氏家塾汪覺庵師處回到自己所在的縣後,肄業於湘鄉縣的漣濱書院。
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國藩參加甲午鄉試中第三十六名舉人。十一月起身趕往京城參加第二年的會試,結果卻名落孫山,但剛好趕上皇太後六十大壽,第二年增加一次恩科會試。因從湘鄉到北京,來回路上花銷太大,曾國藩在征得父親的同意後,決定留在京城一年,等待明年的恩科會試。曾國藩居住在“長沙會館”裏,花費也不多。在京居住的一年多時間,漸漸開闊了曾國藩的眼界,他除了繼續研讀經史外,又很快沉醉於唐宋的詩詞和古文中。他覺得古文可以任意發揮見解,比起八股文來實在是更有生氣,也更有意義。但第二年的恩科會試,曾國藩再次與登第無緣。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再次參加會試,中得貢生第三十八名。四月,中正大光明殿複試一等,殿試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依據慣例,列三甲者是不能進入翰林院的,曾國藩感到十分慚愧,第二天就打算回去,不想去參加朝考,同去的郭嵩燾千方百計加以勸阻,他才留下來參加了朝考。朝考入選後,他於五月初二日被引見,之後改為翰林院庶吉士。至此,曾國藩走完了自己的科舉之路。
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曾國藩參加翰林院的散館考試,列二等第十九名,被任職為翰林院檢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曾國藩參加翰詹廷試,名列二等第一,被任職為翰林院侍講。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四月,曾國藩任翰林院教習庶吉士,九月,分校庶常館,十二月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五月,曾國藩被任命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六月,轉補左庶子。九月被任命為翰林院侍講學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湘籍京官上書皇帝言事,由曾國藩寫奏折,他由此成為湘籍京官之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四月,曾國藩參加翰詹大考,得二等第四名的成績,至此,他才最後通過了仕途上層層的八股考試。六月,曾國藩被任命為內閣學士,同時兼禮部侍郎頭銜。對於自己幾年來的平步青雲,連曾國藩自己都感到驚詫不已,他在寫給祖父的信中說:“孫由從四品驟升二品,超越四級,遷擢不次,惶悚實深。”雖然他是這樣說的,但內心卻是高興得很,在同一天寫給叔父母的信中,他說:“常恐祖宗之福,自我一人享盡。”第二天,又用非常自負的口吻給在家的三個弟弟寫信說:“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三朝尚無一人;近來中進士十年得閣學者,惟壬辰季仙九師、乙未張小浦及予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