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宮貞觀殿,又是隔日一次的常朝,媚娘一上來就詢問溫州、栝州賑災之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朝廷再尊貴也要以百姓為本,若不能得百姓之心,她還怎麼謀奪皇位?裴炎一向注重民生,救濟災民更是毫不遲緩,早將一切處理妥當。媚娘甚是滿意,又向岑長倩詢問軍戎之事,得悉朔州備戰之事也很順利。
既然沒什麼需要操心的,朝會可以結束了。然而正當群臣準備離開時,武承嗣突然竄出來:“臣有一不情之請,積鬱心中已久,今日鬥膽啟奏天後。”
“講。”媚娘隨口答應,絲毫不感意外。
“天皇大帝在位三十五年,德被蒼生、功濟四海,然則暮年失察於己子,致使廬陵王繼位,耽於享樂荒廢政務,欲將皇位授予韋氏,幾致社稷不複。幸而太後察察為明,遂廢昏立明,救宗廟於危難,不辭勞苦代子執政,改製維新以開盛舉……”武承嗣的馬屁連篇累牘,眾人聽得都厭煩了,就在這時他話鋒一轉,“自太後臨朝以來,萬事和順、天下井然,朝野多有讚譽。臣最近聽到議論,不少官員希望對太後一族再加表彰,臣身為武氏之人自不敢居功而傲,但人心甚誠、眾意難違,不得不厚顏將下情上奏,願太後不矜自謙之德,為武氏列祖列宗修建七廟、追加封贈,以慰天下人心。”
自古隻有天子立七廟,哪有給外戚立七廟的道理?武承嗣聲稱“人心甚誠,眾意難違”,真的有人哭著喊著要給武家祖宗立廟嗎?他話音剛落,立刻有人站出來證明——宗秦客。
此時宗秦客已升任鳳閣舍人,算是中樞要臣了,他一副誠惶誠恐之態,跪地懇求:“太後之恩,普降萬眾。內譽椒闈,外濟八荒,上奉昊天,下撫黎元,功齊天下,道被烝人,蒼生無虞,年穀豐稔。既是當今皇帝之母,又是社稷之母,可謂‘天慈’!建立武氏宗廟非獨臣等所願,亦天下人所共願。”他證實武承嗣所請,不但將媚娘吹捧一番,還弄出個“天慈”的稱號。
不過世人皆知媚娘是宗秦客的表姨,這也沒跑出她家的小圈子,於是還需非親之人表態。一向不甘落後的元萬頃又開了口:“昔太後與先皇大帝並稱二聖,太後臨朝等同於天皇執政,則太後之宗廟亦同於天皇所立祭祀。臣以為此舉正合時宜,無悖於禮法,太後既有其德,無須謙辭。”話不多分量卻很重,不僅肯定立廟之舉,而且將李武兩家等同於一體。按這番理論推演,李家的一切同樣都是武家的,李氏天下豈不也是武氏天下?
群臣聽得瞠目結舌,卻沒人敢有異議——誰瞧不出來這是串通好的?若無太後授意,這等異想天開的奏議焉能拿到朝堂上討論?緊接著武懿宗、武三思、宗楚客之流又都站出來,異口同聲地支持。總而言之一句話,若不祭奠武家的老祖宗,就對不起李家的老祖宗!也真難為他們,能把這麼一個滑稽的邏輯修飾得天衣無縫。
太初宮貞觀殿,又是隔日一次的常朝,媚娘一上來就詢問溫州、栝州賑災之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朝廷再尊貴也要以百姓為本,若不能得百姓之心,她還怎麼謀奪皇位?裴炎一向注重民生,救濟災民更是毫不遲緩,早將一切處理妥當。媚娘甚是滿意,又向岑長倩詢問軍戎之事,得悉朔州備戰之事也很順利。
既然沒什麼需要操心的,朝會可以結束了。然而正當群臣準備離開時,武承嗣突然竄出來:“臣有一不情之請,積鬱心中已久,今日鬥膽啟奏天後。”
“講。”媚娘隨口答應,絲毫不感意外。
“天皇大帝在位三十五年,德被蒼生、功濟四海,然則暮年失察於己子,致使廬陵王繼位,耽於享樂荒廢政務,欲將皇位授予韋氏,幾致社稷不複。幸而太後察察為明,遂廢昏立明,救宗廟於危難,不辭勞苦代子執政,改製維新以開盛舉……”武承嗣的馬屁連篇累牘,眾人聽得都厭煩了,就在這時他話鋒一轉,“自太後臨朝以來,萬事和順、天下井然,朝野多有讚譽。臣最近聽到議論,不少官員希望對太後一族再加表彰,臣身為武氏之人自不敢居功而傲,但人心甚誠、眾意難違,不得不厚顏將下情上奏,願太後不矜自謙之德,為武氏列祖列宗修建七廟、追加封贈,以慰天下人心。”
自古隻有天子立七廟,哪有給外戚立七廟的道理?武承嗣聲稱“人心甚誠,眾意難違”,真的有人哭著喊著要給武家祖宗立廟嗎?他話音剛落,立刻有人站出來證明——宗秦客。
此時宗秦客已升任鳳閣舍人,算是中樞要臣了,他一副誠惶誠恐之態,跪地懇求:“太後之恩,普降萬眾。內譽椒闈,外濟八荒,上奉昊天,下撫黎元,功齊天下,道被烝人,蒼生無虞,年穀豐稔。既是當今皇帝之母,又是社稷之母,可謂‘天慈’!建立武氏宗廟非獨臣等所願,亦天下人所共願。”他證實武承嗣所請,不但將媚娘吹捧一番,還弄出個“天慈”的稱號。
不過世人皆知媚娘是宗秦客的表姨,這也沒跑出她家的小圈子,於是還需非親之人表態。一向不甘落後的元萬頃又開了口:“昔太後與先皇大帝並稱二聖,太後臨朝等同於天皇執政,則太後之宗廟亦同於天皇所立祭祀。臣以為此舉正合時宜,無悖於禮法,太後既有其德,無須謙辭。”話不多分量卻很重,不僅肯定立廟之舉,而且將李武兩家等同於一體。按這番理論推演,李家的一切同樣都是武家的,李氏天下豈不也是武氏天下?
群臣聽得瞠目結舌,卻沒人敢有異議——誰瞧不出來這是串通好的?若無太後授意,這等異想天開的奏議焉能拿到朝堂上討論?緊接著武懿宗、武三思、宗楚客之流又都站出來,異口同聲地支持。總而言之一句話,若不祭奠武家的老祖宗,就對不起李家的老祖宗!也真難為他們,能把這麼一個滑稽的邏輯修飾得天衣無縫。
請願之聲如此強烈,媚娘自然“勉為其難”,決定在家鄉文水為武氏七代祖宗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