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行道人,陌上見三叟,年各百餘歲,相與鋤禾莠,住車問三叟,何以得此壽?上叟前致辭,內中嫗貌醜,中叟前致辭,量腹節所受,下叟前致辭,夜臥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長久。
名人養生長壽訣
清朝乾隆皇帝可稱帝王中的壽星老,活了83歲。這得益於他42字養生語:“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腿常支,麵常檫,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肚常提,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清代傑出的農學家楊深,一直活到99歲。他的養身之道是30字真訣:“心常靜,骨力勁,胸懷開,筋骸硬,脊梁直,腸胃淨,耳目清,神跟定,腰腿健,精魄正。”
日本是世界長壽之國,東京一些地區流行著增進健康的“長壽十則”:“少肉多菜,少糖多果,少煩多眠,少衣多浴,少言多行,少鹽多醋,少食多嚼,少怒多笑,少欲多施,少車多步。”
長春白求恩醫科大學的兩位教授,在日本“長壽十則”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四則”:“少煙多菜,少酒多水,少停多動,少藥多練。”他們還提出:“遇事不怒,基本素食,出門走路,勞逸適度。”
海南省有位百歲老人,總結他的秘訣是:“性格溫和,心情開朗;生活規律,飲食得當;勞動不息,運動不止;環境宜人,汙染要少。”
有人根據一些百歲老人的飲食、生活、起居,編了一套老年健身“四字經”:“早睡早起,鍛煉身體;季節變換,及時換衣;煙酒嗜好,應當禁忌;選用補品,因人而異;節製大葷,素食為宜;食不偏愛;搭配合理;飯後散步,堅持有利;襟懷坦蕩,長壽無疑。”
長壽訣
人活百歲不足為奇,健康長壽自有奧秘。
早睡早起貪睡無益,勞逸適當作息有律。
新鮮空氣務必多吸,環境整潔陽光沐浴。
棋琴書畫強心健體,飲食有節煙酒雙忌。
少肉多菜溫茶健脾,偏食暴飲日久成疾。
用藥謹慎有病求醫,樂觀開朗遇事不急。
少停多動增添活力,武術氣功煥發朝氣。
跑步做操大有稗益,體力勞動防病去疾。
注:此歌流傳於民間,作者不詳。
養生延壽三字經
養生經,延壽篇。清晨起,慎暑寒。
忌暴食,戒香煙。酒少喝,色情遠。
勿過飽,饑即餐。倦即息,勿貪眠。
休煩惱,常樂觀。多愛好,少懶散。
勤活動,不間斷。透空氣,避汙染。
毋怒躁,戒憂患。常洗浴,衣勤換。
講衛生,病早看。照此辦,保平安。
長壽歌
君欲求長壽,養生最重要。起居須定時,睡眠不可少。
時而跑跑步,抽空做做操。活動筋骨舒,食增脾胃好。
早餐營養精,中餐要吃飽。晚餐宜清淡,糖鹽量宜少。
素菜樣樣吃,節製飲食好。勸君莫抽煙,勿貪杯中酒。
節欲是關鍵,色為壽之仇。夫妻過生活,也要把握度。
遇事勿發怒,性情要溫柔。勞逸相結合,鍛煉貴持久。
若能照此作,健康保長壽。
孫真人養生歌
天地之間人為貴,頭向天兮足向地,
父母遺體宜保之。箕裘五福壽為最。
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並大醉。
三者若還有一焉,須防損其真元氣。
欲求長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還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還延命。
貪欲無窮忘卻精,用心不已失元神。
勞形散盡中和氣,更信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費費則竭,形若大勞勞則怯,
神若大傷傷則虛,氣若大損損則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