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既是不完美,要求需要合情理
人生在世,我們難免有所要求,因此我們會盼望、會著急,但不適當的要求會變成苛求,於是盼望變成失望,著急變成憂慮。 比如你的能力隻可做到80分,但卻要求自己做到100分。結果如何,不難想象。
怎樣的要求才算恰當呢?答案是因人而異的。你需要以坦誠的態度,透過不斷反省和與人溝通去了解自己的強處、弱點及性格特質,從而訂定要求和期望。若能量力而為的話,挫折和焦慮出現的機會自然大減。
◆煩惱不要埋心底,找人傾談無閉翳
不管如何能幹,我們總有一些難於解決的問題和煩惱,若我們不能適當地處理這些問題和煩惱,焦慮就會出現及累積。
基於自尊,很多人會羞於向別人提及自己的問題和煩惱。其實找人傾談好處甚多。由於每人各有專長,你認為難於處理的事,在其他人眼中可能十分輕易。再說,你將事情向別人傾談後,不愉快的情緒亦會隨之宣泄,壓力和焦慮會因此而得到紓緩。感情的負擔得到釋放,人會變得較為冷靜和清醒,解決問題的能力亦會提升。
◆防患未然是良方,均衡生活最恰當
總的來說,克服焦慮的最佳辦法是及早預防,透過均衡的生活方式,使身心康泰。壓力和焦慮自然無隙可入。對上班族來說,工作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切不可忽略了身體健康和感情生活的均衡發展。
身體健康方麵是指有充足的休息和運動,飲食有節製。感情生活上的健康是指心理平衡,知足常樂;不論工作、生活中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不急躁、不憂愁、不悲觀,保持樂觀情緒,少些憂慮,多些快樂。
(三)健康快樂要解壓
富蘭克林是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銷售經理,帶領的一支銷售隊伍,每年要完成公司銷售額的2/3。富蘭克林是個將才,高強度的工作對他來說倒不算是個大壓力。除了每月的工資收入,年終的分紅,富蘭克林理所當然地拿公司的最高值。
可是,充實的工作並不能消除富蘭克林內心的恐慌。他的憂慮有二:一是擔心自己所在的電信行業,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泡沫經濟無處不在,如果發生行業雪崩,再高的收入一夜之間也將化為烏有;二是眼下雖然對工作還算應付自如,可是這種高節奏、快變化的生活,一旦自己年紀大了,還不是要眼睜睜地把現在的位置讓給後生小輩?因此,富蘭克林總覺得自己正處在世界末日似的,整日憂心忡忡,沒有一絲真正的快樂。
在聖經裏,耶穌曾經對他的信徒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就好了。”
其實,富蘭克林的恐懼完全是多餘的,他在不停地為自己施加壓力,當一個人腦海中裝有太多的焦慮、煩惱時,就如同一輛超載的卡車,直到你卸下一部分貨物,你才能馬力十足,輕鬆上路。
你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也會產生類似於富蘭克林那樣的壓力,以下處方是在職場中屢試屢驗的“減壓秘方”:
◆正確認識壓力
人生活在社會中,有壓力是正常的事。因此,來自正常的壓力是不需要全麵排除。但是,太大的壓力、太重的心理負擔就要想辦法減輕了。在遇到精神困擾時,要學會自我安慰,平息緊張,在多種複雜的情況下能沉著冷靜處理各種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