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輪子(3 / 3)

到俞家潭,他再也支撐不下去了,幸好有個熟人住在那一帶。天明,雪止。傳花擔心家裏人牽掛,早早地起了床。他把自行車和糠都暫留在熟人家裏,徒步回家。

幾年後,兩個兒子都長大了,當他們循著父親當年的足跡,也去上山買豬飼料時,才深深地體會到了父親這一路過去的艱難和不易,尤其是中間得經過兩座極陡、很多人隻怕連空車都推不過去的石橋,還要翻過好幾座山,在那種荒無人煙的地方,萬一自行車鏈條斷了或胎破了,他們都不能想象父親怎麼應付。

一趟趟去得多了,那些經常跟傳花做生意的便都漸漸地跟他熟識了。這地方的人都是出了名的強悍,卻也極講義氣,他們發現這沙地人比較厚道,不斤斤計較,又守信,便都對他有了好感。而傳花總是牢牢記著這趟在誰家喝過一口水,誰家吃過頓飯,歇過一會腳,下次來了,必要帶些花生、甘蔗之類沙地特有的土貨酬謝人家。一來二去,就在那裏結交了好幾個朋友。有時傳花因脫不出空,要多隔些日子過去,他們也必定會留心替他把糠都收購好了,隻待他得空過去拿就是。

由輪子代替步行,對傳花的一生來說,都不啻於一場意義深遠的重大改革,其好處是立竿見影的。這不僅僅表現為他們即使是在那最艱苦的年月裏,依然能生機勃勃地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手頭也顯得越來越寬裕,在村裏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個裝廣播、第一個買起了嶄新的“永久”和 “飛鴿”牌自行車、第一個添置起縫紉機,更重要的,還是體現在他們的住所上。在周圍一大片屋舍中,總是顯得那麼出類拔萃、鶴立雞群。每一間新蓋的屋舍,都成為傳花和他妻兒們在那個階段中奮鬥的目標,它們標誌著他的雄心和成就。

早些年前,沙地人居住的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草舍。所用材料,或是麥草,或為稻草。麥草空心,易脆,最不經爛,不到一年草舍便得重新翻修。稻草還好些,但沙地直到60年代才開始種植水稻,這之前的稻草全是拿東西去跟塘內的裏畈人換來的。草料中以茅草最為上等,其韌性好,細長,打成的草苫緊密,不易滲水,所蓋草舍一般五年內都不用翻修。沙地上本來不缺這種草,過去那些荒灘野地裏到處都是,但隨著土地被不斷地開墾,這些曾經在沙地上蓬勃一時的荒草逐漸消失了蹤影,最後隻有在河浜邊才偶爾可以見到一些,卻還在青頭上早已被人搶割一空。這樣一來,茅草比稻草更難辦,須跑到上山去才有。傲慢的裏畈人和上山人在許多窮苦而又自卑的沙地人看來很難交道,物物相換,有時憑的就是“人情”二字。不少人家尚且為換幾百斤稻草犯愁,唯獨傳花憑著他跟那幾個上山朋友的交情,搞個上千斤茅草也不在話下。

但住著這許多人連想都不敢想的“高檔”草舍,傳花又不能滿足了。他要變出新的花樣來,讓村人們更對他刮目相看。他拉掉了舍壁,去長山采石場買來了幾推車小石塊,用裏畈的黃爛泥作漿,砌起了石牆。石牆舍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儼然一個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的人陡然挺直了腰板,顯得軒昂氣派。不少人從門前經過了,都會忍不住停下腳來,用充滿驚訝和羨慕的目光細細觀看一番。

這樣又住了兩年,有一次傳花去九號壩推“小火車”,途經鄰村的一座小石橋,發現橋腳邊有一間瓦房。早先,聽人說沙地因土質原因不能造磚瓦房,這一發現使他既驚訝,又有些羞愧,之前他還一直為自家那間石牆舍所自豪呢。這以後,每次去九號壩上工,傳花都故意要往這條路上走,繞著那平屋前前後後地看,越發覺得自家那間石牆舍不能跟它比——亮堂、寬敞、又結實又氣派,怕是十二級台風來了也安然無恙。他尋思著這邊有不少人家也跟他們一樣是從東沙搬遷過來的,若回老家都得從他家門前經過,要是自己也能這樣造上一棟,該會產生多麼大的轟動!當聽說這樣造一間要四千來塊錢時,想到這些年來自己和妻子勤儉苦幹,也攢下幾百塊錢了,傳花心裏就有些欲欲試試了。

晚上納涼,與一位老鄰居說起此事,鄰居道:“那房子我也看見過的,的確好——你何不也這樣造它一間?”傳花說錢不夠。鄰居倒也爽快,說:“若是差了三五百塊錢,大家前鄰後舍的都可以幫你湊一湊。”

被他這麼一說,傳花越發動了心。從此,每天傍晚推完“小火車”後,天已墨黑了,他還要再去十裏路外的采石場捎一車石塊回來。日子久了,那些造房用的建築材料,居然都被他這樣燕子銜泥般地一趟趟拉齊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