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稻草1 不想放棄任何一次機會
有一個希伯來商人讓他的駱駝馱了很重的貨物,他對同伴炫耀說:“夥計,你瞧我的駱駝多能幹啊!”同伴說:“夥計,你的這匹駱駝是很能幹,可它已經馱到極限了,你看它的腿在哆嗦呢!我敢保證,如果再加一根稻草,就足可以把這個可憐的家夥壓垮了。”商人很不服氣,說:“我的夥計,你也太小瞧我這匹駱駝了,你看它威猛無比,它馬上就要成功地將我的貨物運出這片荒漠了,我就不信一根稻草能將它壓垮!”同伴說:“那就見證一下吧。”說著商人撿起一根稻草,往駱駝背上輕輕一放,這匹精疲力竭的駱駝果然轟然倒下了。
職場透視
王剛,26歲,清華大學自動化工程專業畢業。與大多數成績優異的學生一樣,王剛由於在實習單位表現突出,還沒拿到畢業證書就已獲得了一份令同學們羨慕的工作。然而,就在他信心滿滿地要到新單位去報到的時候,另一家相當有實力的單位也向王剛拋來了“橄欖枝”-想聘用王剛到他們單位的技術部。麵對兩個絕佳的機會,王剛一下子不知所措了,到底該怎麼辦呢?選擇哪一家公司呢?然而事情還沒有完。就在王剛猶豫不決的時候,又有一家外國企業給王剛發來了聘用書。這又給王剛出了一道難題,到底該怎麼辦呢?說實話,這三家公司都是相當有實力的公司,這三個機會都很難得,王剛哪一個也不想放棄,生怕自己的決定為以後的職業生涯帶來遺憾。於是,王剛為此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變得憂鬱起來。
仙人指路
生命中總有些東西,像是握在手中的細沙,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當你恍然張開手掌時,連遺留的痕跡都那麼慘淡,隻能任之隨時間遠去。如果你不能把它挽留,那麼放棄也許可以解脫,無論怎樣的讓人潸然淚下或是難以割舍,與其委靡於現狀中悲戚,不如瀟灑地離去。必要的放棄不是怯懦與退縮,沒有這樣那樣的放棄,又怎會享受生命多彩的美麗?不放棄過去,就是放棄永遠。像一條已經走到盡頭的路,必須重新尋求另外的出口,這個選擇無論怎樣艱難與迷惘,都會收獲意外的絢爛。例子中的王剛就是一個不懂得放棄的人,人的一生不能把所有的機會都抓在手裏,隻有學會放棄一部分機會,我們才能把抓到手的機會利用好。日本繩索大王島村芳雄就是深知此理的典範。
在島村芳雄創業初期,他設立了凡芳商會,從事繩索販賣業務。有一次,他前往麻地岡山的麻繩廠,將該廠生產的每條45厘米的麻繩以5角錢大量買進,然後按原價轉賣給東京一帶的紙袋工廠。這種完全無利潤反而賠本的生意做了1年之後,“島村的繩索確實便宜”的名聲已經遠揚,成百上千的訂貨單就從各地源源而來。
接著,島村芳雄按部就班地實施他的行動。他拿著購物品收據前去訂貨客戶處,無奈地訴說:“到現在為止,沒賺你們1分錢,如果這樣讓我繼續為你們服務的話,我便隻有破產這條路可走了。”客戶為他的誠實所感動,心甘情願地把交貨價格提高為5角5分錢。同時,島村芳雄又到麻地岡山找麻繩廠的廠商商洽:“你每條5角錢賣給我,我是一直照原價賣給別人的。因此才得到現在這麼多的訂貨,如果這樣無利的生意讓我繼續做下去的話,我沒有辦法,隻好等關門倒閉了。”
麻地岡山的廠商一看他開給客戶的收據存根,大吃一驚,像這樣自願不賺錢做生意的人,他們生平頭一次遇到。於是他們不加考慮,就一口答應供給他的麻繩每條隻收4角5分錢。如此一來,每條麻繩島村芳雄就賺了1角錢,每天的利潤就有100萬日元。島村芳雄達到了目的,心裏自然滿意。
創業兩年後,島村芳雄就名滿天下了,同時把凡芳商會改為公司組織。創業13年後,他每天的交貨量至少有5000萬條,其利潤實在是難以計算。
島村芳雄是最明白放棄的真正意義的人。盡管一開始,島村芳雄是吃了虧,舍棄了利潤,原價買賣隻賠不賺,“肥”了廠商和他的客戶,使他們嚐到了“甜頭”。但是島村芳雄獲得了好名聲和低供價,這是平常花錢也買不來的優勢,這也正是島村芳雄所期望的。最後,島村芳雄的行為感動了客戶,甚至使他們主動要求抬高購買價格。他的原價買賣使他得到了商業界的信任,顧客自動替他宣傳,使他無往而不利。
我們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懂得放棄也是人生的一大財富。懂得放棄的人,不會過分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的心胸寬廣,眼光遠大,把暫時的放棄當成更進一步的階梯,為發展積蓄能量,為成功奠定基礎;懂得放棄的人,知道該放棄什麼,不該放棄什麼,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持自己的信仰,把準人生的方向。
放棄不是舍棄,是一種等待,等待更好的時機。“義”字化身的武聖關公,不也有過“降漢不降曹”的經曆嗎?可他“人在曹營心在漢”,心中總想著扶劉複漢,最終就有了“千裏走單騎”的壯舉!放棄不是退避,是一種儲蓄,儲蓄更大的勇氣。古語謂“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不是懦弱,是一種長遠的策略,是為了“伸”得更遠。拳頭收回來,是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最終取得大敗吳國的戰績,靠的正是這樣的智慧。要學會放棄,不要硬挺著堅持,這樣隻會消磨你的意誌,最終迷失自己。一味地堅持再堅持,隻能作出無端的犧牲,這是一種愚蠢者的“傻”與“癡”。放棄是一針清醒劑,能讓你靜下心來反思,讓你的頭腦更加清晰。
更重要的是,放棄是一個更新的起點。相反,那些不懂得放棄的人,總是認為放棄是軟弱的表現。曾經風雲一時的拿破侖就曾說過:“在我的詞典裏,沒有‘失敗’二字。”即使他以高超的軍事謀略、指揮才能,一度橫掃歐洲大陸,無往不勝,但最終也未逃過兵敗滑鐵盧的厄運。可見,放棄雖表麵上看似軟弱,實則是一個人有力量的表現,它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膽識,特別是在成功和勝利接踵而至時,懂得放棄,才更具大將風度,更能顯出英雄本色。拿破侖隻知一味向前,不懂得適時放棄,失敗也隻能是遲早的事。
那麼,麵對機會,該如何學會選擇,又該如何學會放棄呢?這其實是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古希臘哲人普羅泰戈拉曾說:“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其實就是一種選擇的標準。我們之所以要不斷選擇、不斷放棄,是因為我們發現有更重要的目標、更遠大的理想在等著我們。生活,因選擇而多姿;生活,因放棄而晴朗。人生,因選擇而精彩;人生,因放棄而輝煌。不過,這種選擇和放棄,都是有一定前提的。作出合理判斷,走向成功,還是陷入失敗,就在於你自己。
因此,人生難免有不足和遺憾,成熟的人才懂得該放棄時放棄。生活不是單純地取與舍,不要斤斤計較失去的,有時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可貴。幸福的人隻記得一生中的滿足之處,不幸的人隻記得相反的內容。選擇一棵樹而放棄整座森林,這是另一種珍惜。放棄是為了更好地得到,在放棄中進行新一輪進取。隻有作出正確的取舍,才能把握命運。很早就有人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必須有所選擇,有所放棄,才能得到更多的東西。雖然道理很簡單,但是要做起來卻很複雜。在人生的旅途上,背負著過去的成果或失敗的陰影都是很累的。隻有懂得選擇、懂得取舍的人,才會有一個輕鬆美好的旅程。
因此,職場上的朋友,如果你也正麵臨著放棄與選擇的難題,不妨學得聰明一點、豁達一點,不要老想著把任何機會都抓在手裏,無謂地給自己增加壓力。
修煉心法 學會放棄
我們的思維習慣總是認為在生活中繼續擁有才會有更多的收獲,而對於放棄,我們根本不加考慮。那些把不輕易放棄作為人生哲學的人是很不明智的。有很多人在麵臨抉擇的時候總是舍不得放棄,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而要想把握更多的時機,就要學會選擇,學會放棄。古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放棄是一種量力而行的睿智和遠見,是顧全大局的果敢和膽識。人的一生隻有自己才是唯一的導演,懂得運用博弈的理論去選擇和放棄,才能徹悟人生,才能讓你的人生擁有更廣闊的天空。
第二節 稻草2 別人都失敗了,我能行嗎
職場透視
馬力的專業是電子通信,畢業後先擇業做了兩年電機維修,他的心裏老是不舒服,總想回歸專業,但是,每天忙忙碌碌,原本學得並不紮實的專業知識忘了很多。偶然的一次機會,馬力聽說有的同學正在攻讀3G理論,而且3G人才緊缺,前景看好,於是,他也來到北京參加3G理論培訓班,想通過培訓成為3G人才。可是因為沒有2G的知識和其他相關基礎,學習的東西根本聽不懂。這時候,馬力才發現,專業回歸原來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是那麼好學,人人都能成為3G人才了,那還叫什麼高科技?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在3G理論考試的時候都失敗了。於是,馬力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我到底能行嗎?我不會白學吧?那麼多人都沒通過考試,他們可是本身就學得很好的本科生啊!我能成功嗎?是堅持好呢?還是放棄好呢?
仙人指路
很明顯,馬力是在懷疑自己的能力,這是一種對自己不自信的表現。自信是人生最珍貴的品質之一,是獲得人生成功和幸福的最為重要的一種心態。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奠基人和勵誌導師羅傑·馬爾騰曾說:“你成就的大小,往往不會超出你的信心的大小。不熱烈地、堅強地希求成功,期待成功,而能取得成功,天下絕無此理。成功的先決條件就是自信,缺乏自信,就會大大減弱自己的生命力。”人缺失了自信,一切美好的理想都隻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幻想,與海市蜃樓無異。一個人可以長得醜陋,可以遭遇貧窮,可以經受磨難,但絕不可以喪失自信。因為強大的自信可以將一切厄運轉化成適合幼苗生長的空氣、土壤和水分等。
尼克鬆是我們極為熟悉的美國前總統,但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卻因為一個缺乏自信的錯誤而毀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1972年,尼克鬆競選連任,由於他在第一任期內政績斐然,所以大多數政治評論家都預測尼克鬆將以絕對優勢獲得勝利。然而,尼克鬆本人卻很不自信,他走不出過去幾次失敗的心理陰影,極度擔心再次出現失敗。在這種潛意識的驅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幹出了後悔終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潛入競選對手總部-水門飯店,在對手的辦公室裏安裝了竊聽器。事發之後,他又連連阻止調查,推卸責任,在選舉勝利後不久便被迫辭職。
本來自己很有資本、穩操勝券的尼克鬆,卻因缺乏自信而導致慘敗。可見不自信,多麼可怕!
威爾遜有一句很經典的名言:“要有自信,然後全力以赴-假如具有這種觀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很多時候,人們生存、拚搏、奮鬥直至取得成功,靠的都是自信的力量。自信猶如一座大廈的柱梁,有了它,大廈才會高入雲端,屹立不倒;自信是一個人的脊梁,有了它,人們才能挺起腰,頂天立地地真正做人!
古往今來,每一個偉大的人物,在他們的一生中,無不是以頑強的自信為先導。拿破侖曾經宣稱:“在我的人生字典裏,沒有‘不可能’三個字。”這是何等豪邁的自信!正是因為有了這份自信,才激起了他無比的智慧和巨大的潛力,使他成為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軍事家,並且成為了曆史上最富有鬥誌的戰將。愛默生在他的《論自信》裏說道:“在每一個人受教育的過程中,他一定會在某個時期發現:羨慕就是無知,模仿就是自殺,不論好壞,必須保持自我本色。雖然廣大的宇宙之間充滿了好的東西,可是如果他耕作那一塊不讓他耕作的土地,那麼,他也絕對不會有好的收成。他所有的能力,是自然界的一種新能力。除了他之外,沒有人知道他能做出些什麼,他能知道些什麼,而這些是他必須去嚐試求取的。”
瑪格利特出生於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鎮,從小就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但是瑪格利特很努力,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信心。瑪格利特從小就有一個理想:要做英國的第一位女首相。
瑪格利特自從樹立了這一理想以後,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理想。上大學的時候,學校要求學5年的拉丁文課程,她硬是在一年內學完了,而且,她的考試成績還名列前茅。不僅如此,瑪格利特在體育、音樂、演講及學校的其他活動方麵也表現得非常突出,一直走在前列,堪稱學生中的佼佼者。
經過多年的努力,瑪格利特終於在1979年當上了英國的首相。瑪格利特是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呀!在長達11年的任期中,瑪格利特更是被人們譽為“鐵娘子”-她就是撒切爾夫人。
在瑪格利特退出政壇的時候,有人問她:“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瑪格利特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做在別人前頭,而不能落後於人。父親從來不允許我說‘我不能’或者‘太難了’之類的話。不管什麼時候,隻要有自信,一切都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