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自信”有時也會成為絆腳石(1 / 3)

第一節 絆腳石1 愛出風頭

從小到大,無論是上學還是參加工作,我們都被教育要成為一個有“自信”的人。自信的人會在工作中贏得更多的機會,獲得更多的成功;缺乏自信的人即使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也難免縮手縮腳、裹足不前,從而失去了成功的機會。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的,當你對自己能力的信心超過了某一限度的時候,“自信”就會成為你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而很多人的失敗就在於“過度自信”。

職場透視

李楠畢業於北京某著名高校,畢業後便在一家非常著名的廣告公司上班。李楠是那種非常喜歡出風頭的女生,在學校的時候,“人氣”特別高,參加工作以後,李楠還延續著這種風格。一到公司,她發現公司規定早上8點上班,她覺得8點太早了,一般公司都是早晨8點半或者9點上班。李楠認為公司的這個規定似乎不太合理,對此很有意見。盡管公司很多人都覺得這個規定不合理,但是一直也沒有人提出來過,李楠決定找個機會把這個情況向董事會反映一下。反映剛提上去沒多久,公司就下了批文:從此以後,公司8點半上班。因為這件事,李楠一下子成了公司裏的大紅人。同事都說李楠敢說敢做,一定能成大事。李楠口裏說著謙虛的話,但是心裏還是美滋滋的,她心想,自己終於為同事們辦了件大好事。從那以後,李楠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她一發現什麼情況,就向董事會反映。這一來,總經理覺得李楠就像專門找茬的,心裏很不爽快,同事們也開始認為李楠這是在表現自己,於是開始疏遠李楠。日子久了,李楠才發現,自己的“熱情”並沒有真正獲得同事和老總的“高看”,反倒因此“孤立”了自己。

仙人指路

在中國的古訓中有這麼一句話:槍打出頭鳥。做人也一樣,不可表現得太與眾不同,更不可太出風頭,古人強調“藏巧露拙”也是這個道理。在講究中庸之道的中國,強出頭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刀劍可以刺傷別人,也會刺傷自己,運用起來應該小心翼翼,平時應插在劍鞘裏。正所謂“物極必反”,過分外露自己的才華容易招致對手的嫉恨和陷害,尤其是做大事業的人,更應該修煉好“藏露”之功。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存在著這樣一種自視頗高的人,他們銳氣十足、鋒芒畢露,處事不留餘地,待人牛氣衝天,有十分的才能與聰慧,就十二分地表現出來,這樣的人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屢遭挫折。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楊修是曹營的主簿,但是他為人恃才傲物,數犯曹操之忌。

曹操曾造花園一所。造成後曹操去觀看時,不置褒貶,隻取筆在門上寫一“活”字。楊修說:“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於是翻修。曹操再看後很高興,但當知是楊修析其義後,內心有些不爽。

又有一日,塞北送來酥餅一盒,曹操寫“一盒酥”三字於盒上,放在台上。楊修入內看見,竟敢來與眾人分食。曹操問為何這樣?楊修答說,你明明寫“一人一口酥”嘛,我們豈敢違背你的命令?曹操雖然笑了,內心卻厭惡他這種小聰明。

曹操素來多疑,怕人暗殺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說,他好做殺人的夢,凡他睡著的時候不要靠近他。一日曹操睡午覺,他把被子蹬落在了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被給他蓋上。曹操躍起來拔劍殺了近侍,繼續大睡。醒來後大家告訴曹操實情,曹操痛哭一場,命厚葬近侍。因此,眾人都以為曹操是在夢中殺人,隻有楊修知曹操的心,暗地裏議論曹操天生多疑、性格專斷殘暴。曹操聽說後當然惱火。

劉備親自打漢中,驚動了許昌,曹操也率領40萬大軍迎戰。曹劉兩軍在漢水一帶對峙。曹操屯兵日久,進退兩難,適逢廚師端來雞湯。見碗底有雞肋,曹操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敦入帳稟請夜間號令,曹操隨口說:“雞肋!雞肋!”人們便把這則號令傳了出去。行軍主簿楊修即叫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夏侯敦大驚,請楊修至帳中細問。楊修解釋說:“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來日魏王必班師矣。”夏侯敦也很信服,營中諸將紛紛打點行李。曹操知道後,怒斥楊修造謠惑眾,擾亂軍心,便把楊修斬了。

楊修之死,原因在於他的聰明才智和喜歡強出頭的惡習。他的聰明,大智者看來,其實隻是小聰明,大愚蠢。大智者能心裏明白而不隨便表露出來,絕不表現得比別人聰明。如果楊修知道他的聰明會給他帶來災禍,他還會耍小聰明嗎?所以他的愚蠢在於他不知道耍小聰明一定會帶來災禍。這樣的人能算聰明嗎?顯然不算。真正聰明的欲成大事的人會掌握“度”。

“過猶不及”,太聰明了反倒不如不聰明,實在是至理名言。與那些強出頭的人正好相反,那些會“示弱”的人往往能在事業和人生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大文豪蕭伯納從小就很聰明,且言語幽默,但是年輕時的他特別喜歡展露鋒芒,說話也尖酸刻薄,誰要是被他評價,便會被說得體無完膚。

後來,一位老朋友私下對他說:“你現在常常出語幽默,非常風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覺得,如果你不在場,他們會更快樂,因為他們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開口了。你的才幹確實比他們略勝一籌,但這麼一來,朋友將逐漸離開你,這對你又有什麼益處呢?”

老朋友的這番話使蕭伯納如夢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斂鋒芒,徹底改過,社會將不能接納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因此蕭伯納立下誓言,發誓從此以後再也不講尖酸的話了,要把天才發揮在文學上,這一轉變造就了他後來在文壇上的地位。

蕭伯納的故事告訴我們,平時鋒芒畢露會使我們眾叛親離,走進死胡同,而適當地收斂鋒芒,將才華用到有用的大事上,厚積薄發,必然能成就一番大事。

曾國藩曾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意思是說,君子有才能但不使用,而要待價而沽。天才能做到無此器最難。而有此器,卻不思此時,則鋒芒對於人,隻有害處,不會有益處。所以古人說:額上生角,必觸傷別人,不磨平觸角,別人必將力折,角被折斷,其傷必多。可見,天才的鋒芒就像額上的角,既害人,也傷己!

《莊子》中有一句話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由此觀之,人才的選用也是如此。一些才華橫溢、鋒芒太露的人,雖然容易受到重用和提拔,可是也容易遭人暗算。人生就是這樣,當你得意時,切不可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太重要了。適度地收斂起自己的鋒芒,夾起尾巴做人,掩飾起你的才華,才能順利地走好你的人生之路。

在職場上也是如此,要學會做人,不要強出頭,要學會示弱。因為聰明的人,從來不刻意地張揚自己,“是金子總有發光的時候”。收斂鋒芒,深藏不露,將使你在與人共事時留下較大的回旋餘地,是一種必要的自我保護,也是成大事的資本。有多少人由於年輕氣盛、愛出風頭而處處碰壁、一事無成。為了適應社會,不得不磨平棱角,令銳氣殆盡。俗話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一個人的鋒芒也應該在關鍵的時候、必要的時候展露給眾人,那時人們自然會承認你確實是一把鋒利的“寶刀”。而不是時不時地拿出來揮舞一番,直殺得別人片甲不留方才甘心。刀刃需要長期的磨礪,否則,隻圖一時之快,不懂保養,隻會令其鈍化。

修煉心法 甘居人後,高人賞識

生活中,那些有才華而不張揚的人,總是受人青睞。職場中也是如此,許多領導選拔人才時,除了下屬要有相當的才能外,更看重對方的“德行”。在中國傳統語境中,謙虛、大度、嚴謹向來為人推崇。因此,做一個內斂、睿智的人,善於甘居人後,往往能得到高人的賞識,迎來仕途發展的新機遇。

第二節 絆腳石2 放縱個性

職場透視

劉健畢業於上海某大學,現就職於一家策劃公司。劉健的個人能力很強,是公司的得力幹將,他主持策劃的幾套企業方案為公司帶來了很大的社會效益,一些中小企業常常請他幫忙做些形象策劃,並付給他豐厚的報酬。按常理來說,劉健的資曆和能力早該升到部門主管了,可到如今他還是個一般職員。在他眼裏,公司裏的人都是一些無能之輩,張三李四成了他評說的對象,王五趙六也不是他的對手,就連公司的老總他也不放在眼裏。劉健整天一副揚揚得意、高高在上的樣子,但由於他的工作能力強,公司領導也想提拔他,可一到考核時,同事們都說與他不好共事,並表示不願到他所負責的部門做事。就這樣,劉健成了“孤家寡人”,而老總們一談到他,也總是無可奈何地搖頭說:“他就是恃才傲物,個性太強了。”

仙人指路

人生中,低調是十分重要的,低調是一種優雅的人生態度!尤其是對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來說,低調更能使你從最平常的角度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理想有時是高調的,但生存必須低調;高調是一種氣質,低調同樣是一種氣質。達·芬奇說得好:“微少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使人謙遜,所以,空心的禾稈高傲地舉頭向天,而充實的禾穗卻低頭向著大地,向著它們的母親。”對於所有的人來說,心可以高調激昂,但是行為卻應該低調,踏踏實實地幹活兒。

低調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一般來說,低調的人比較寬容,能夠尊重別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論、行為,甚至別人的宗教信仰和種族觀念,他們不會輕易把自己覺得“正確”或者“錯誤”的東西強加於人。

愛因斯坦是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相對論以及他在物理學界其他方麵的研究成果,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財富。然而,就像他這樣的人物,在有生之年還是不斷地在學習、研究,活到老,學到老。有人問愛因斯坦:“您老可謂是物理學界空前絕後的人才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並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和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他對那位年輕人說:“在目前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裏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於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未知領域的接觸麵小,它感受到自己的未知也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這一周大,所以感到自己的未知東西多,要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大智若愚,從愛因斯坦的事例中,我們得知,張揚和驕傲在為人處世時是行不通的,隻有低調的人才會有收獲。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低調做人是一種品格,一種姿態,同時也是一種修養,一種謀略。所以古今中外欲成事者必須低調做人,進而才被人們所接納。根基穩固,才有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根基淺薄,便難免枝衰葉弱,不經風雨。而低調做人就是在社會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絕好姿態。低調做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融入人群,與人們和諧相處,而且可以讓自己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

為明朝的創建和統一立下赫赫戰功的徐達,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謀將帥才,深得朱元璋寵愛。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人,也從不居功自傲,一直低調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