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初露痕跡(2 / 2)

很快,三日之期便到了,藍宗和黎世文坐上公堂,提審路九湘。隻見衙役押著路九湘走上堂來,江湖傳聞的飛天大盜竟是一個滿臉秀氣,書生模樣的公子形象,難怪這麼多年竟無從查起,若不是此次以慶寶之名將其引出,若想抓獲實則難矣。

“大膽路九湘,見了藍大人和本官還不下跪?”黎世文大聲喝道。路九湘根本不吃這套,衙役見狀,將路九湘伏跪在地。

“路九湘,本官抓你多時,此前皆被你逃脫,如今成了階下囚,你可知罪?”黎世文審問道。路九湘抬起頭,笑道:“實在不知。”黎世文大怒:“你這挨千刀的賊盜,得月樓搶奪本官的夜明珠這便忘了,此前你所犯偷盜之罪這便忘了?你這忘性還真大,既然如此,本官替你回憶。來人,刑罰伺候。”眼見黎世文要動刑,路九湘倒也不傻,連忙言道:“大人且慢,不就是認罪,我認便是,你這酷刑我這般瘦弱身體可消受不起。”黎世文得意笑道:“那還不趕快從實招來。”

路九湘想了想,問道:“大人既然讓我認罪,那我該從何說起?畢竟所犯之事太多,一件一件道明恐怕需要太多時間。”黎世文也覺得有道理,便說道:“那便從三個月前說起。”路九湘一邊回想一邊說道:“啟稟大人,如果從三個月前說起,那草民除了得月樓奪夜明珠,再無他犯,還望大人明查。”

藍宗站起身來,走到路九湘身旁,低下身問道:“路九湘,你可識得本使,警衣衛的手段你可曾聽聞,若有隱瞞,你知道你將麵對的是什麼?”路九湘看著藍宗,說道:“藍大人,草民既知你在此,斷不敢有所隱瞞,草民句句屬實,請大人明察啊。”

藍宗知道問不出什麼,將目光轉向了劉懷仁,而此時劉懷仁正在思考著什麼,藍宗走過去,輕聲問道:“劉兄弟,對路九湘的供詞,你如何看?”劉懷仁沒有回答,繼續沉思。見狀,藍宗示意黎世文大刑伺候,正當要動刑之時,劉懷仁站了出來,言道:“大人且慢,容在下一問。”於是,劉懷仁走上前去,向路九湘說道:“路九湘,我便是當日擊倒你的人,我姓劉,名懷仁,你看清楚了,日後若是你有幸出得了監牢,自可前來尋我報仇。”路九湘眼看著跟前的劉懷仁,一臉詫異,小小年紀,竟有如氣魄。看見劉懷仁,路九湘倒也爽快,說道:“真是好氣魄,前途無量啊,有什麼就趕快問吧。”劉懷仁問道:“你說你除了得月樓奪寶,並無他犯,可有依據?”路九湘回應:“並無依據,但我這三個月皆不在淮安,在得月樓慶寶前一天方才回城,句句屬實。”劉懷仁繼續問:“既是不在淮安,又怎知黎大人在得月樓慶寶?”路九湘答:“那是因為十天前,在臨海的雲梯關遇見一人,當時正在茶水鋪喝茶,便聽見他跟人說,淮安府衙有寶,是一顆絕世夜明珠,就在府衙之中,聽見有寶,我怎能不一探究竟,於是便趕回淮安,一進城,就遇見黎大人當街炫耀,說是將在得月樓慶寶,方才有了得月樓奪寶之事,不曾想竟馬失前蹄誤入圈套。”

劉懷仁聽後,連忙問道:“當時那人長什麼樣,身上可曾攜帶什麼特別之物?”路九湘想了想,說道:“那人長什麼樣沒看清,隻見他身材修長,麻布掩麵,身上用黑布包裹著一件長條狀的物件,也不知是何物,說完淮安有寶之後便朝海邊去了。”

聽到這時,藍宗覺得似乎有點眉目了,路九湘所說之人應就是盜竊龍吟之人,身上所攜之物想必就是龍吟,不然何以用布掩蓋,還掩麵而去。

藍宗向劉懷仁問道:“事已至此,劉兄弟認為該當如何?”劉懷仁說道:“我認為路九湘所言應該非虛,可以排除此案是他所為,那賊人定是在取龍吟途中發現了夜明珠,因此四處傳言,想引誘江湖上的盜賊前去偷盜夜明珠,從而擺脫自己的嫌疑。現在想來,這盜竊龍吟之人非等閑之輩,竟讓名盜路九湘中了圈套,成了替死鬼。”路九湘恍然言道:“偷盜一生,始終身陷於偷盜之中,這世界果然是公平的。但聽聞大人剛才所言,江湖上要做到此事而且設置迷障全身而退的,應該隻有他們了。”劉懷仁心領神會:“不錯,要做到如此周密的部署和安排,成功將龍吟盜走,又不將禍水往自己身上引的,也隻有他們了。”

藍宗十分疑惑,問道:“你們所說何人?”

黎世文驚訝道:“莫不是傳說中的海盜十三?”

劉懷仁十分肯定的說道:“沒錯,既是奔東海而去,隻能是海盜十三了,也隻有海盜十三了,但既然隻一人前來,究竟是當中的誰就未從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