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4月,日本一艘遠洋漁船,在新西蘭海域附近捕魚。當船員們把沉到海下300米左右的網拉上來時,一隻意想不到的龐然大物的屍體“呼”的一下和網一起被拉了上來。由於被網套著,看不清它的全貌,於是,船員們把繩索拴在怪物屍體的中部,用起重機把它吊了起來。屍體散發出一股強烈的腐臭氣味,屍體上的脂肪和一小部分肌肉拉著長長的粘絲掉在甲板上。船上一片騷動,在船上的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是他們從沒見過的“怪物”屍體,它既不像是魚類,也不像是海龜。即使是在海上捕魚多年、見多識廣的老船員也無法辨別這東西到底是什麼。
顯然這個怪物已經死了很長時間了,皮膚組織已剝離,屍體已經開始腐爛,但是整個骨架卻保存得很完整,可以大致看出它有一個長長的脖子,小小的腦袋,很大很大的肚子(腹部已空,五髒全無),而且長著4個鰭狀的肢體……
後來船員測了一下,這個怪物身長大約10米,其中頸長1.5米,尾部長2米,重約2噸,他們估計這個怪物已死去一個月(事後經研究分析,認為已死半年到一年之久)。
船上的人非常驚奇,議論紛紛:“這和尼斯湖裏的蛇頸龍不是一樣嗎?”“是尼斯湖的怪獸吧?”
聞訊趕來的船長見大家在欣賞一具腐臭的屍體,大發雷霆,他擔心自己船艙裏的魚受到損失,命令船員們立即把它丟到海裏去。幸好,隨船有個叫矢野道彥生的船員,覺得這個發現不尋常,在怪物的屍體被拋下大海之前,他拍攝了幾張照片,畫了幾張素描,並做了相關數據記錄。
這個消息直到7月20日才在日本公布,頓時轟動全國,尤其是動物學家、古生物學家們更是無比興奮。他們對照片進行了分析,紛紛發表看法:“這不像是魚類,一定是非常珍貴的動物。”“非常驚人呀!這不次於發現矛尾魚那樣世紀性的大發現。”
有的報刊以“本世紀最大的發現——活著的蛇頸龍”為題,詳細報道了這一發現。很快,消息傳遍了全世界,各國報刊都競相轉載了這一報道,並配上了照片。這件事引起了各國生物學家的極大興趣和關注。
人們非常遺憾,認為不該把怪物的屍體拋回大海。這件事還引發了強烈的譴責,尤其是日本的一些生物學家,更是對船長的舉動氣得“咬牙切齒”、“怒發衝冠”,他們指責船長“無知、愚蠢”。
日本生物學權威鹿間時夫教授說:“怎麼也不該扔掉這麼珍貴的東西,看來日本的教育太差了,才會發生這樣的事。為了2億日元的商品,竟然把國寶扔掉,簡直是國際上的大笑話。”
盡管大洋漁業公司立刻命令在新西蘭海域的所有漁船,奔赴現場,重新捕撈怪獸屍體,甚至包括蘇聯和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船隻,也聞訊趕往現場進行捕撈。但此時已與丟棄怪物之日相隔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雖然各國想盡了辦法尋找那個怪物的屍體,然而時隔這麼久,要在茫茫的大海裏找到它,可是名副其實的大海撈針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次發現總算給生物學家們留下了三件證據:一是怪物的四張彩色照片,二是四五十根怪物的鰭須,三是矢野道彥生在現場畫的怪物骨骼草圖。
(1)照片:其中有兩張是剛把漁網拖上甲板時拍的,還有兩張是起重機把怪物吊起來時拍的,一張從側麵,一張從背麵。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怪物有一個碩大的脊背,對稱地長著4個鰭。照片中還可看到,它的內髒已經沒有了,整個身軀肌肉完整,隻是頭部露出白骨,白色的脂肪下麵有著赤紅的肌肉。從個頭大小來看,海洋裏隻有鯨魚、巨鯊、大烏賊可以與它相比。但從照片來看,它的頭部很小,而頸部很長,特別是有4個對稱的大鰭,這就沒有任何魚類或海洋生物可以與它相提並論了。
(2)鰭須:這是怪物身上唯一留下的貴重物證。它是怪獸鰭端的須狀角質物,呈米黃色的透明膠狀,尖端分成更細的3股,很像人參的根須。
(3)骨骼草圖:草圖左上方寫著:“10點40分吊起,為尼西(尼斯湖裏的怪獸)拍了照片。”
矢野根據現場的觀察和測量,畫下了這幅草圖。怪獸骨骼長約10米,頭和頸部長約2米,其中頭部45厘米,頸的骨骼粗20厘米,尾部長2米,尾根粗12厘米,尾端部粗3厘米,身體部分長約605米。據他說,骨骼屬軟骨。
雖然這些記錄和證據非常寶貴,成為科學家們對這個怪物研究、鑒定和探討的依據,但是要依靠它們來確定怪獸究竟屬於哪一種生物,還缺少根本性的依據。因為沒有實物,無法與已知的各種動物和古生物骨骼化石做比較,也就無法對比鑒定。所以日本的生物學家們說:“哪怕帶回一顆小小的牙齒也好呀!”然而,事已至此,隻能空嗟歎了。
那麼這個怪物到底是什麼呢?科學家們至今對此還爭論不休,眾說紛紜。
從1977年報道這一消息後,這場爭論大體上經曆了這樣一個過程:蛇頸龍說——鯊魚說——爬蟲類動物說——不認識動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