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初聽到於津說的話,高興了許多,便問“是真的可以嗎?”
於津猶豫了會說“這個嘛,我不能保證能給你帶話,畢竟宗門之大,堂門也少往來,我倒是可以找你蔡華哥幫忙。”
對於梵初來說,於津都這麼說了,那肯定能幫自己的忙。就算沒有親自跟逸旭道謝告別,至少有人帶話,那至少自己心願也能了之,便一五一十的跟於津說了自己相對逸旭說的話。
於津聽完之後,便跟梵初說“那交給我吧,咱們先下山,我去給你張羅張羅。”
濟世門山下……
繁榮的街道過往的人群應接不暇,街道兩邊商販吆喝著自己的貨物,這是梵初第二次路過這條街道,不同的是第一次走過的時候他沒有敢正眼而視這片景象,當時他唯唯諾諾的走過。而這一次,他跟著於津一路走來,不僅僅感受到了集市中討價還價的喧嘩場麵,也正視了匆忙過往的人群。商鋪,酒樓,藝館,客棧等等等等,都有於津一一的跟他解釋了一個遍。從中他也清楚了這些店麵是做什麼生意的,同樣,於津也跟他說藝館和青樓不要去…
於津同梵初介紹,本來濟世門山下並沒有城市的,自濟世門創立之後,招收了不少子弟,有些子弟因在濟世門有所成就,就接應家裏人到山腳下建房子,就這樣一個一個的慢慢效仿之後,濟世門山下就變成了一坐繁華而寬廣城市。而離濟世山不遠的鄉民也能來到城裏賣自己的農作物,漸漸地繁華無極。但這座城卻沒有城主,主要是跟濟世門關係密切,自然也沒人來此找茬。
從繁華的街道走到了一處離城牆角不遠一個不起眼的鋪子,經於津介紹,梵初得知於津給他找的安身之所是一個做木匠的友人,生意並不是太好,但日子還算富足,而老木匠至今孤身一人的緣故,希望給自己找個徒弟傳承自己的手藝。而木匠確實個冷門的行業,不像鐵匠那麼受人追捧,畢竟鐵匠天賦比較高的,能煉製出上等的兵器,別說發家致富了。還能成為有名有望的煉器大師。反觀木匠,雕刻物飾品也好,家具也罷,就沒有那麼大的銷售量。就算是棺材,人這一輩子能用的也隻有一副。而修真人對於武器的要求自然不一,階段不同所用的武器材質等級自然也不同。
屋子不算大,木門也有些陳舊,從籬笆做的圍欄觀望可見不到二十來平的院子裏擺放著各種木製具,還有些木材。而老木匠就正兢兢業業的製作手中的木具。於津從籬笆外望見到木匠在院子裏,沒等去敲門,就喊到“龔叔,我跟你說的人,給你帶來了。”
老木匠聽到於津叫自己,停下了手上的工作,回到“來啦。”然後起身去開了門。
開門之後於津對龔木匠說“龔叔,多日不見,現在身體可好?”
木匠聽完笑嗬嗬道“好著呢。”然後看了看梵初,說道“這是你給我帶的人?”
梵初下意識的對木匠行禮說道“龔叔叔你好!”於津趕忙接著說“龔叔,這人是我義弟,之前也跟你說過了,如今沒能考上濟世門,而沒有其他親人在。所以於侄帶來跟龔叔學學手藝,以後能有個活路混口飯吃。”
木匠再三打量了梵初,然後說“此人相貌英俊,體質偏瘦,學這手藝,我什麼都覺得不合適啊。如此相貌氣質,應該是哪家富人子弟才對啊。”
於津代梵初解釋道“龔叔有所不知,梵初沒來濟世門之前,並不是與人生活……”然後於津跟木匠簡單說了梵初的出境。
木匠聽完,歎息道“唉~真是可憐了這孩子,如此俊俏的公子,卻是這番生活。人呢我可以收,但我也先說好,我這活可不輕鬆,在我這學習手藝,至少要吃得起三哭,早起的苦,負累搬運的苦,少息的苦。”
梵初沒等於津接話,自己向前便對木匠說“隻要龔叔叔肯收留我,我不怕苦。”於津怎覺得梵初這麼說並不顯得有什麼太大作用便說“是啊,龔叔,您看,梵初以前能與妖獸共存,這人世作物的苦又能算的了什麼。”
木匠聽完於津的話,覺得也有幾分道理,反而他一開始並不是想趕走梵初,隻是想看看梵初的決心罷了,畢竟自己也想把自己的手藝傳下去。
“好吧,那今兒起你就跟我開始學習手藝吧。以後外人麵前我是你師父,咱們自己你還是可以叫我龔叔。”木匠說道。
梵初聽完,高興道“謝謝龔叔。”
反而卻把於津給急了,對著梵初就說“你趕緊拜師啊……”
梵初不知所措,疑惑道“拜師?”
這可把於津急的“什麼?拜師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