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巧妙利用飯局智慧(1)(1 / 3)

如今的飯局已經成了生意場上溝通客戶、促成生意的必備“法寶”。所以,隻有巧妙、得心應手地利用好每一場飯局,才能得到客戶的滿意和領導的賞識。這種在飯局中如魚得水的本領,是一名成功人士的必備能力,更是當今社會為人處世的“潛規則”。

如何應對飯局是職場人的必修科目

從“排座”看你是否懂禮數,從“敬酒”考察你是否有社交能力……某地大學生求職的麵試竟然被安排到了飯桌上。麵對這樣的麵試方式,大部分畢業生大跌眼鏡。把應對飯局的能力作為麵試的科目著實令人深感意外。

這條新聞一出,網友們就各持己見對此事爭論不休。有人對這樣的求職麵試不以為然,認為這隻不過是暗中考察人際交往能力;但大力拍磚者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飯局麵試“醉翁之意不在酒”;還有憂國憂民者認為這助長了公款吃喝的歪風。

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上說,後者似乎真的有些多慮了。現在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幾乎都是80後,飯局這一課是畢業生步入社會後尤為重要的一課,這是在象牙塔裏學不來的。大多數80後都生活在比較優越的環境中,父母為他們營造的安逸生活使得他們少了一些獨立思考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因此並不能很好地適應這樣的測試環境。被擊中了軟肋,自然會有逆反心理,所以不少被淘汰出局者對這種暗考嗤之以鼻。

把飯局當考場,其實不能將它視為職場陋習。因為,無論從事公關,還是正常的商業交往,都需要當事人有較好的待人接物能力和社交基本禮儀。零點公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在常用社交方式的選擇中,“聚餐”位居第一,比例高達46%,而排在第二位的體育活動則僅有13%,這就足以證明飯局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交形式之一。如此看來,飯局麵試是不是就順理成章了一些呢?

對於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數年的白領們,學會應對飯局更是必備的能力。飯局不但可以提高生意的成功率,還可以聯絡與同事、領導之間的感情,讓白領們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站穩腳跟。

在飯局中,不管會不會喝酒的人都得承認的是,酒是調節飯桌氣氛的絕佳武器。俗話說,酒品如人品,通過喝酒吃飯一類的小細節來衡量一個人能否做成事,盡管這樣的考試沒有標準答案,但沒有答案的題,卻恰恰是最難的考驗。這種自由發揮的試題,才更能考察一個人的能力之所在!用人單位正是從飯局中的小舉動看人品,從應對事情的方式看能力。這其實也是世界頂級成功激勵大師陳安之的成功學領導法則之一。

小楊是個大學生,父母都是生意人,因此經常會隨父母參加一些飯局。作為老板家的“小少爺”,自然在飯局中總是會備受禮遇。

大學畢業後,小楊拒絕進入父母的公司,堅持要靠自己的能力去闖一番事業。在得知某知名企業正在招聘總經理助理一職時,小楊毫不猶豫報名參加麵試。而他最終憑借自己的真才實學在麵試中脫穎而出。

小楊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總經理更是對他信任有加。有一次,公司要與其合作夥伴談生意,第二天晚上安排了一場飯局。這是一次不錯的鍛煉機會,總經理好心地帶上了小楊一起參加。小楊聽到這個消息高興得不得了,一下班就開始忙著為第二天的飯局作準備。

雖然小楊穿著職業裝,但是被禮遇慣了的小楊對餐桌禮儀卻是絲毫不懂。一進門還沒等領導和客戶入座就找了個位置坐下。領導有些不悅,但畢竟客戶在場,礙於麵子隻得作罷。用餐時,小楊一邊嚼著食物一邊與客戶聊天,口中不時有湯汁噴出來,極為不雅。小楊很想活躍一下餐桌氣氛,因此頻頻向客戶敬酒,然而他卻不懂得時機。有時,客戶剛將菜夾入口中,他就提起杯子向客戶敬酒,使客戶陷入尷尬之中。

在這場飯局之後沒多久,公司進行了人事調動,小楊被調到了基層,成為一名普通的文員。他因“不會吃飯”而失寵降職一事很快在公司成了大家休息時的笑談。

現如今,很多的生意都是在飯桌上敲定的,或者借由飯局達到敲定的作用。因此,飯局確實是學生走入社會後必定會麵臨的社交場合,對企業來說更是生意場上的陣地。所以,能夠應對好每一場飯局,自然成了職場精英們必備的能力。我們要承認的是,善於交流、活躍氣氛、禮儀有度確實是現代社會的你我他尋求發展的重要能力。對此,有關單位聘用特殊崗位職員進行“飯局麵試”的形式,則屬於情理之中,非但不該引起什麼非議,有條件的話,進行一場“飯局知識”培訓也不為過。

現場最直接、最容易引起話題的東西很多,如座位的排列與講究、交流的身份與語境、著裝的選擇與欣賞,以及對飲食的認知能力、對酒水的識別水平、對場麵的應對能力等。身為飯局中的一員,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能反映出這個人素質高低、涉世深淺、文化層次以及隨機應變能力等。飯局中因一句話、一個動作而令人作嘔者大有人在。

排座、敬酒、飯局中的應變能力等,考察的都是一個求職者的社交能力、公關技巧,雖然沒有涉及一個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專業技巧,但它卻從另一麵展現出了一個人是否擁有在職場裏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在這個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每多一個本領,就比別人多了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能巧妙應對飯局麵試的大學生,更凸顯出了一種職場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