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給所有職場人的忠告(2)(2 / 3)

其實,公司的監控錄像因為與供應商停車位置距離遙遠,而且檢驗員當時取樣所處的位置恰好屬於監控掃描的死角,所謂的現場錄像根本就不存在,對方究竟塞給了質檢員多少銀子,我們其實也不清楚,大家隻是利用了對方做賊心虛的心理,加上突然襲擊,才導致了對方臨場崩潰。

有了證據,就可以再回頭來“教育”自己的員工了!

采購部經理帶著供應商業務員辦理手續,HR經理迅速找來IQC檢驗員和品管部經理。三人落座之後,我當著檢驗員和HR經理的麵,以輕鬆的口氣故作隨和地首先詢問品管部經理:“今天有沒有收到什麼禮物?”

品管經理茫然不解地做出思索狀,然後肯定地回答:“沒有啊!”

我再轉向IQC檢驗員:“你呢?”

檢驗員迅速回答:“沒有。”

HR經理接過話題:“如果你們收到了什麼禮物,按公司規定,該上交的現在上交還不遲,如果確實沒有收到,你們可以再次明確表態。”

品管部經理和檢驗員異口同聲地回答:“確實沒有。”

我接著提醒:“好好想一想,是不是收到了好東西,因為工作太忙而忘記了……”

HR經理補充:“隻要想一想今天中午到現在這段時間,其他時間不用去想。”

兩人再次回答:“真的沒有。”

我再一次提示:“收到過什麼,沒關係,現在說出來,過後上交就沒事了,如果不說出來,有人親眼所見、有人出具了白紙黑字的證明,按公司的規定,這類現象要按照受賄進行處理的,公司政策對於這類行為‘罰款1~2倍,然後再解除勞動關係’的規矩大家都是清楚的。”

品管部經理斬釘截鐵地回答:“確實沒有,如有違規,願意接受任何處理。”

檢驗員回答:“沒有。”

我搖了搖頭,示意HR經理開口講述了中午發生的事件,並將供應商的供述複印件遞給兩人。

品管部經理接過紙張,低頭看了一眼,抬起頭來,盯著IQC檢驗員。隻見這名檢驗員臉色由紅變紫,再由紫變白,嘴唇微微顫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開口道:“我們不是不給你機會,不是不想挽救你。我們已經提示幾次了,可是你還是抱著僥幸的心理,企圖蒙混過關,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就掌握了證據吧!本來,品管部經理已經提議讓你擔任主管職位了,公司領導也沒有多大異議,可你卻見財起心,為貪圖這點小財而自毀前程,現在,我們隻能按公司規定處理了。年輕人,以後的路還長,去HR部門辦完手續,好好反思一下吧!”

HR經理很快便辦完了這名檢驗員的解雇手續,在保安的監督下,當天就將他逐出了廠門。後來聽說,他在隔壁工廠做文員的女朋友知道了其被解雇的真相,丟下一句:“3元就能買到你的人品,你也太不值錢了,這樣的心胸能成什麼氣候?”說完之後,揚長而去。

IQC檢驗員美好的前程以及一樁美好的姻緣,就這樣毀在了區區3元銀子之上。

心中獨有自己,必然受到排斥

企業建立了員工獎勵和處罰規則,卻忽視了員工申訴渠道的暢通,導致員工受到不公平對待時申訴無門,這是許多管理人士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的疏漏。我們在員工日常行為規範中,一方麵規定“隻能越級投訴,不能越級彙報”,另一方麵,又具體規定了越級投訴與申訴的流程:員工首先必須向做出處罰決定的主管的直接上司申訴,對於上一級的處理意見仍然不服,可以向總部HR經理申訴,對於HR經理的答複仍不滿意,最後再向總裁辦申訴,總裁辦的裁決,屬於公司內部的終審裁決,當事人如果仍然不服,可以通過國家的司法途徑尋求新的解決辦法。

建立這一規則的本意,是為了預防員工受到冤屈時投訴無門,避免矛盾升級。而在近幾年的實際操作中,這一規則卻成了一些“刁蠻員工”濫用的法寶,導致公司高層時常要麵對一些雞毛蒜皮的問題,而這些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員工最終被無情地排斥在團隊之外。

一名辦公文員上午請假半天,下午上班時,主管向她承諾:如果晚上加班完成當天的工作任務,不影響部門第二天的數據彙總,那麼,就與她做一樁小小的交易——上午的請假可以向HR部門說明之後按出勤簽卡。這個女孩愉快地答應了主管的要求,當晚加班4小時完成了請假期間滯後的工作。

第二天上班,女孩卻突然向主管提出:上午半天還是按請假辦理,晚上幹活要求按加班計算。主管當時就愣住了:一是加班需要先提出申請,部門經理批準後才可以實施,不允許先斬後奏,現在如果補上申請,理由不充分;二是請假扣除工資的比率為1∶1,而平時加班工資的計算比率為1∶15,晚上加班4小時,可以得到6小時工資,這個女孩未免算計得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