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一天,我們發現了這一組埋藏在人們心中的紅色歌謠。這些淳樸又激越,直白又深情的歌謠,經曆過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今天吟唱起來,更像在品嚐一杯陳年老酒,感到格外的醇厚綿長。顯而易見,這些歌謠,不是詩人和作曲家的創作,而是民眾自發的歌唱,是祖祖輩輩淘奴攬工,受盡剝削階級欺淩壓榨的貧苦農民,翻身解放後發自內心深處的報恩之願和感激之情。這些歌謠,不是通過錄音磁帶和光盤錄製下來傳至今日,而是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悉心傳唱,通過心靈與心靈的傳承交流而傳留至今。可見人民對於共產主義革命的感情,對於自身翻身解放的記憶,那是無比深厚,永難磨滅的。世界上任何高大巍峨的紀念性建築無論多麼堅固,怕是鋼打鐵鑄的,終究都會消失,而惟有構築在人們心中的豐碑,那是永遠不會消失的。當我們在歲月流逝近七十年後的今天,吟唱著這些依舊熱辣辣的紅色歌謠,我們感覺到了人民的力量。這力量足以抵禦風雨剝蝕和烏雲遮蔽,足以廓清人為的曆史修飾和功利的曲解,足以嗬護人們心中的那些紀念碑式的精神構架。總之,這來自人民的力量,會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時代的變遷,使那看不見的豐碑變得彌足珍貴,更加峻拔偉岸。
曆史是一麵鏡子。以史為鑒不僅可知興衰,同時可明事理。永恒是人類的美好追求。但功名利祿卻像過眼煙雲一樣破滅著人們的幻想。綜觀泱泱曆史,一切封建帝王和封建士大夫在千方百計謀求長生不老屢屢失敗之後,都想通過樹碑立傳和興修陵寢為這個世界留下永恒的紀念和影響,結果都是徒勞,我國現存較為完好的零星的古代地麵建築,最多也不過五六百年曆史,雖經反複修繕卻終歸要在地球上消失。可見人為樹碑立傳求取永恒終是癡心妄想。這一組紅色歌謠的發現雄辯地證明:為人民做過好事的人,人民不會忘記他們。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毛澤東號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鄧小平要求“千方百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江澤民同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共三代領導核心強調“以民為本”的意義有多深遠,有多重要了。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真正意義上的永恒,在人民的愛戴之中。這些充滿深情的紅色歌謠告知我們:人民心中的豐碑才是永恒的豐碑;人民自發的紀念,才是永恒的紀念。
2002年8月3日
於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