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與工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這種特殊關係在世界政黨中是罕見的。可以說,沒有工會就沒有工黨。然而二者之間又有矛盾和衝突。
一、工黨的起源與工會
工黨是由工會和幾個社會主義團體創立的,而工會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英國的工會最早產生於19世紀中葉,起初多數都是自由黨的擁護者。1867年,倫敦工人協會首先作出了向下院選送“勞工代表”的決定。翌年大選時,它派出了3名候選人,但是首次出師無法得勝。1868年全國職工大會成立。這是英國的主要工會組織,也是後來工黨的主要創建者。據1980年的統計,職工大會下屬109個工會,有會員1,200多萬名,占了英國全國工會會員的大多數。
職工大會的成立促進了工會的聯合意識,一些工會聯合成立了“勞工代表同盟”。它在1874年大選中共提出了13名候選人。結果2人當選,英國首次有了“勞工議員”。以後曆次大選中,“勞工議員”的數目緩慢地增加著:1880年3人;1885年11人;1892年15人。名義上,“勞工議員”有他們自己的院內組織,宣稱對有產階級兩大政黨保持獨立;但在實際活動中卻越來越緊密地靠攏自由黨。同時自由黨也盡可能地影響和控製工會的代表。而且,工會代表人數過少,沒有自己的議會黨團,在立法活動中對任何大黨都形不成威脅,其作用隻是加強了自由黨左翼。1886年,著名“勞工議員”享利·布羅德赫斯特甚至參加了自由黨政府,任內務部副大臣。因此,這些“勞工議員”被稱作“自由黨勞工派”。他們由於是資本主義特權的受惠人,因此總是反對社會主義,反對工人階級建立獨立政黨。
上述事實從反麵向英國工人運動中的先進分子提出了新的曆史任務:應當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思想以啟發工人的革命意識,引導工會擺脫自由黨的影響,建立工人階級獨立的政黨。
這期間,社會主義思想已在歐洲大陸傳播開來並出現了一些工人階級政黨。1869年德國社會民主工黨建立;1879年法國也成立了社會主義工人黨。歐洲大陸兩個主要國家工人政黨的出現對英國政黨組織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從1880年起一些社會主義組織在英國湧現出來。
1881年6月,倫敦激進派俱樂部的一些工人聯合自由黨左翼中的一批著名人士,在倫敦建立了民主同盟。1884年8月改名為社會民主聯盟。聯盟的主要創始人是享利·邁爾斯·海德門(184 2—19 21),他出身於銀行家庭,畢業於劍橋大學,曾是小有名氣的保守黨激進派人物。1880年他讀了法文版《資本論》第一卷,宣稱改信社會主義,並多次拜訪馬克思,討論社會主義理論問題。1881年,海德門出版了《大家的英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和其他經濟觀點。此書很快被譽為“英國出版的第一部闡述社會主義的著作”,海德門本人也被稱為“英國第一個重要的馬克思主義者”。社會民主同盟是導致以後工黨建立的先驅組織之一。
1883年,英國另一個重要的社會主義團體——費邊社在倫敦建立。後來,肖伯納和悉尼·韋伯夫婦參加了該社並成了骨幹分子。他們研究了馬克思的著作和英國的社會問題,得出了所謂馬克思主義的剩餘價值和革命學說不適合英國國情的結論。費邊社在最初階段人數不多,1889年,在倫敦共有130名社員,1899年方增加至800名;1893年費邊社在各地分支機構中共有1,300名社員。但是由於該社的成員受教育程度都很高,所以能量頗大。
1893年獨立工黨在英國成立。獨立工黨是由擁有21個勞工俱樂部的布雷德福勞工聯合會和由蘇格蘭社會主義者凱爾·哈代創立的蘇格蘭工黨合並而成。參加成立大會的120名代表中,多數來自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工業區,其中布雷德福所在地——約克郡的代表多達48名,占1/3強。費邊社有10名代表,社會民主聯盟有6名代表出席了成立大會。成立大會於1893年1月舉行,主要完成了三項任務:第一,決定黨的名稱;第二,製定黨綱;第三,選舉黨的領導機構。獨立工黨的建立使英國工人有了一個脫離資產階級兩大政黨的政黨組織。但是,它依然不是全國性工人階級政黨,因為它的群眾基礎主要限於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工業區的工人,並且僅得到一部分工會的支持。而且獨立工黨成立之後內部不團結,指導思想混亂,同其他社會主義組織也不能團結合作,因此作為不大。1895年大選中,獨立工黨的28名候選人無一人當選,甚至領袖哈代本人也失利,勞工議員降至12名;而在獨立工黨成立之前,1892年尚有15名勞工議員。
隨著工人階級和資本家之間階級鬥爭的發展,工會領袖們逐漸認識到:單憑工會和經濟鬥爭已無法對付有產者,應該盡快尋求更強有力的政治組織的領導和支持。與此同時,不少社會主義者也清楚地認識到:在英國,沒有工會的支持要建立一個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統一政黨是不可能的,而缺少這麼一個政黨,下院也無法形成一個獨立於兩大資產階級政黨的勞工議會黨團。1899年1月,哈代發表文章指出:自由黨已經完成了它的任務,政治發展史上新的一章已經揭開,成立一個新黨的時機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