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工黨的黨員隊伍(1)(1 / 2)

這裏將要討論的僅僅是工黨的個人黨員隊伍,主要包括、個人黨員隊伍的發展、特征、個人黨員在黨內的作用以及吸收黨員問題。

一、黨員隊伍的發展

1918年是工黨曆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不僅有了自己的有鮮明特色的黨綱和黨章,開始建立自己獨立的議會外組織機構,而且還開始吸收個人黨員。在這之前,個人隻能通過已加入工黨的工會和社會主義組織間接地加入工黨。因此,有人把1918年看成是工黨的重建之年,因為工黨從這一年開始才真正有了現代議會政黨的模樣,也就是說具備了現代議會政黨的基本標準:明確的政治綱領,以基層組織為基礎的組織體係和交納黨費的個人黨員隊伍。1918年黨章的第二條規定:個人黨員的條件是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並願意為黨工作。

然而,直到20年代初,工黨並沒有把發展個人黨員工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在這期間,工黨在吸收黨員上所做的唯一有價值的舉措是開始吸收剛剛獲得政治解放的婦女入黨。當時工黨的考慮是:男性公民可以參加工會並通過工會間接入黨。1924年第一屆工黨政府下台後,工黨開始重視吸收個人黨員,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吸收個人黨員的運動。吸收對象包括那些已經交納了政治基金的工會會員。這是工黨首次吸收男性個人黨員。從1927年起,由於工會法的修改(將不交納政治基金者提出聲明的製度改為交納者提出聲明的製度),限製了工黨吸收集體黨員,工黨更加重視吸收個人黨員,因此,到20年代末,工黨個人黨員數已有了一定規模。

工黨於1928年才首次公布它的個人黨員數字,從那時起直到1937年,這個數字是穩步上升的。1928年為214,970人,到1937年為447,150人,平均每年增長25,790人。然而從1938年到1942年,黨員人數又急劇下降,降到218.783人,接近1928年的數字,平均每年減少57,000多人。這和戰爭有關,民族危機關頭,使人們降低了對國內黨派政治的興趣。1943年後,黨員人數又迅速回升,到1952年達到曆史最高峰——1,014,524人。這表明戰後第一屆工黨政府的成功。此後,黨員人數呈逐漸減少的趨勢,到1990年隻有311,152人,近40年的時間裏,減少了2/3。

工黨黨員隊伍自50年代開始縮減的原因是十分複雜的。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麵:

第一,社會結構的變化。從50年代始,英國以及整個西歐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工人階級人數越來越少;中間階級日益興起。工黨是這種變化的受害者,它原有的階級基礎被削弱。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英國,也適合於整個西歐。整個西歐社會民主黨和社會黨的黨員隊伍在這期間都呈縮減趨勢。

第二,城市內的地方黨組織發生了很大變化。在30年代,城市裏的工黨地方黨組織曾是地方社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社會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可是到了60年代末,這些工黨組織已變成了死氣沉沉的選舉機器。不再是地方社區的一個組成部分了,這就降低了這些組織對人們的吸引力。

第三,在議會工黨內,中產階級出身的人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尤其是60年中期工黨政府抑製生活標準和工人要求提高工資權力的政策擴大了工黨同工人階級之間的距離。

第四,從50年代開始,各種利益集團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轉移了人們對政黨政治的興趣。因此,黨員隊伍縮減並不僅是工黨遇到的問題,’其他主要政黨如保守黨也是如此。

第孟,50—70年代的共識政治使得人們感到兩黨綱領的差別不大,意識形態上的左和右之間的界限不是非常明顯,從而也降低了人們對政黨政治的興趣。

二、黨員隊伍的狀況

這裏將從黨員隊伍的社會經濟狀況、政治態度、黨員與選民的比較和黨員的作用幾個方麵來討論黨員隊伍狀況問題。

(一)社會經濟特征

典型的工黨黨員是:(1)中年;(2)中產階級;(3)男性。

幾乎有近2/3的工黨黨員是男性。據1990年統計,工黨黨員中,61%的是男性,39%是女性。在此之前,工黨男性黨員所占比例更大,因為工黨已逐漸重視吸收女性黨員。而保守黨黨員隊伍的性別比例大體是1:l。

工黨黨員的平均年齡是48歲,也就是說,中年黨員占最大的比例。這一點工黨比保守黨占優勢,保守黨黨員的平均年齡為62歲。然而,工黨的青年黨員所占比例也是不夠大,25歲以下的人隻占5%,35歲以下的占22%,而66歲以上的卻占19%,56歲以上者占35%。青年黨員占比重較小的原因之—是工黨在組織、吸收青年人上遇到麻煩。長期以來,青年社會主義者(工黨的青年組織)處於工黨內的左派組織——戰鬥傾向派的控製之下,從而嚇跑了一大批青年人。另一個原因是政治冷淡主義使很多青年人不願加入任何政治組織。